第三百九十章 鼠目寸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是周良的想法,而这张请帖对于吴单来说,就是燕皇邀约,去。其他的决定也都是去。
隔日临淄酒楼。
宴已经备好,几位使者也陆续前来。
苏慎这次也是不打算兜圈子,开门见山的提出这次宴会的主题:南曜局势,各位使者都收起笑容正色起来。
“苏大学士想谈什么?”
周良首先开始问道。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时间,召集各国使者谈到南曜问题,必然是已经知道昨日齐遨宇单独宴请诸国使者的事。齐国开始动了,燕国也忍不住了,那就让他看看燕国对于齐国的动作会给出什么反应。
“各位都知道现在草原大军压境,大部分是燕国的军队在抵抗。其一是因为燕国是南曜宗主有义务担起责任保护南曜,其二更重要的一点是燕国有这个能力担起这个责任。苏慎今日再次就大胆问各位一句,现在南曜除了南曜还有哪国能有实力独自抗衡草原?”
众人沉默,苏慎的话确实无法反驳。就实力而言,燕国毕竟是南曜第一,就算遭受了创伤也不是齐或者楚任何一国单独可比的。
苏慎接着往下说:
“我知道现在齐国与楚国结成同盟,想要将燕国拉下南曜之首的位置,甚至不再承认燕国是南曜宗主。但是苏慎想请各位好好想想燕国虽为各国宗主,但是未干涉过各国的内政,或者对各国兵戈相向。若是齐楚上位,情况就不一样了,齐楚位于南曜中心,若想发展,就必然对外扩张,对燕国他们不敢下手可对于诸位的国家就不一定,又或者各位觉得齐楚会一直向最近一样对诸国一直保持友好?”
一片沉默,没有人出声反对苏慎的话,也没有人出声赞同苏慎的话。似乎都在思考苏慎这一番话的价值。
苏慎也知道南曜沉寂太久了,最近遭遇了内乱这样的事,似乎给了各国一个可以蠢蠢欲动的理由,机会难得,不抓住要等到下次就遥遥无期的错觉。而齐楚的诱惑就是放大了他们这种错觉。要将诸国重新扳回来支持燕国此事急不得,这场宴会只要在他们心中种下防备齐楚的种子就够了。
沉默保持了一会儿,还是苏慎主动开口打破沉默:
“说了这么久,诸位使者一定都饿了,这临淄酒楼是临淄最大的一家酒楼,各位尝尝味道如何。”
这样一句强行缓和气氛的话让整个沉默到凝固的场面重新动起来,但脸色都没有了一开始的笑容。这场宴也就在各位的心事重重中结束了。
苏慎一直在酒楼门口将各位使者送走才回到行宫。
行宫中,王佑正在正厅等着苏慎。见苏慎回来快步行至门处将苏慎让进来。
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直接开问:
“今日先生宴请各国使者,结果如何,诸国态度倒向哪边?”
“齐遨宇昨日招他们一宴怕是给了他们不少好处,今日我以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这是周良的想法,而这张请帖对于吴单来说,就是燕皇邀约,去。其他的决定也都是去。
隔日临淄酒楼。
宴已经备好,几位使者也陆续前来。
苏慎这次也是不打算兜圈子,开门见山的提出这次宴会的主题:南曜局势,各位使者都收起笑容正色起来。
“苏大学士想谈什么?”
周良首先开始问道。既然选择了这样一个时间,召集各国使者谈到南曜问题,必然是已经知道昨日齐遨宇单独宴请诸国使者的事。齐国开始动了,燕国也忍不住了,那就让他看看燕国对于齐国的动作会给出什么反应。
“各位都知道现在草原大军压境,大部分是燕国的军队在抵抗。其一是因为燕国是南曜宗主有义务担起责任保护南曜,其二更重要的一点是燕国有这个能力担起这个责任。苏慎今日再次就大胆问各位一句,现在南曜除了南曜还有哪国能有实力独自抗衡草原?”
众人沉默,苏慎的话确实无法反驳。就实力而言,燕国毕竟是南曜第一,就算遭受了创伤也不是齐或者楚任何一国单独可比的。
苏慎接着往下说:
“我知道现在齐国与楚国结成同盟,想要将燕国拉下南曜之首的位置,甚至不再承认燕国是南曜宗主。但是苏慎想请各位好好想想燕国虽为各国宗主,但是未干涉过各国的内政,或者对各国兵戈相向。若是齐楚上位,情况就不一样了,齐楚位于南曜中心,若想发展,就必然对外扩张,对燕国他们不敢下手可对于诸位的国家就不一定,又或者各位觉得齐楚会一直向最近一样对诸国一直保持友好?”
一片沉默,没有人出声反对苏慎的话,也没有人出声赞同苏慎的话。似乎都在思考苏慎这一番话的价值。
苏慎也知道南曜沉寂太久了,最近遭遇了内乱这样的事,似乎给了各国一个可以蠢蠢欲动的理由,机会难得,不抓住要等到下次就遥遥无期的错觉。而齐楚的诱惑就是放大了他们这种错觉。要将诸国重新扳回来支持燕国此事急不得,这场宴会只要在他们心中种下防备齐楚的种子就够了。
沉默保持了一会儿,还是苏慎主动开口打破沉默:
“说了这么久,诸位使者一定都饿了,这临淄酒楼是临淄最大的一家酒楼,各位尝尝味道如何。”
这样一句强行缓和气氛的话让整个沉默到凝固的场面重新动起来,但脸色都没有了一开始的笑容。这场宴也就在各位的心事重重中结束了。
苏慎一直在酒楼门口将各位使者送走才回到行宫。
行宫中,王佑正在正厅等着苏慎。见苏慎回来快步行至门处将苏慎让进来。
没有任何拐弯抹角,直接开问:
“今日先生宴请各国使者,结果如何,诸国态度倒向哪边?”
“齐遨宇昨日招他们一宴怕是给了他们不少好处,今日我以两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