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只因为像你(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这样送走也是不妥的。依我说,人家那孩子下江为了救人,现在生死未卜的,若是能活着被救起来,那小孩当着大伙的面给人家磕几个头都是使得的。”
另一人则道:“可不是么!依我说不止要磕头,还要给一些银子才是。这陈家又不缺这么一点银子。人家可是舍了命去救人的!”
“哎,你哪里知道,这世上多的是忘恩负义之徒。”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的,弄得陈家人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倒是陈家的二女儿,也就是陈少康丢失后宋氏生的第一个孩子忍受不了,气鼓鼓地站起来便道。
“我们陈家可不是忘恩负义之辈,也从不敢这样。可是,你们知道吗,刚刚我娘和我祖母仔细看了这小哥的荷包,里面这块玉佩是我那丢失了八年的大哥的。也就是说,跳进江里救我弟弟的,很有可能就是我哥哥。麻烦各位大叔仔细搜索一番,不管各位今天能不能将我大哥救起来,我们陈家都一人给一百两银子。”
她这话一出,立刻就有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搜救的行列。当然,那江里的人也有人不屑,直起身道:“姑娘你言重了,我们救人可不是为了银子。你这样说,倒是让人寒心啊。”
“是啊,小小年纪,却哪里知道这世上总有银子买不到的东西……”
闻言,陈老爷瞪了一眼女儿,赶忙站起来补救道:“麻烦各位了,小女不懂事,还望不要介意。”
不过,这女孩的话却成功地堵住了一帮围观者的长舌。要说这话里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围观者都是吴兴县有头有脸的人,自然知道陈家几年前丢失孩子一事。如果这生死未卜的少年真的就是陈家那丢失了好几年的孩子,还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就这种事,真的可以写一出戏文了。
宋氏五内俱焚,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她再也不顾什么形象了,双手撑着地面,伸长了脖子朝着江面,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就在这时,刚刚那率先跳进江里的渔夫道:“我找到人了,在这里,快来人帮帮忙,搭个手。快!”
临近的几人便赶了过去,几人合力将少康抬出了水面。
可怜的少康,体力不支,又吃了不少水,此刻已经昏迷。面色苍白得吓人,浑身冰凉,一点温度都没有了。
陈家人见人被救了起来,赶忙让出一条道,陈老爷更是将身上的衣衫脱了铺在地上,半裸着上身半跪在少康身边。见他这个样子,刚刚那渔夫又立即开始施行急救法。
要说这法子据说还是青山县那边传过来的,他觉得自己常年与水打交道,便认真学会了。
将少康嘴里的泥沙和水藻清理完毕,他便开始实施急救法。奈何半分钟过去了,少康依然没有苏醒的迹象。
好在他非常耐心,又将少康的衣物退下一半,继续施救。只是,这衣衫一脱,少康的半个身子便露了出来。张氏看着他胸口的胎记,一下子便晕了过了。
朱氏则咬着嘴唇不说话,只是呼吸越来越沉重。
如果真是一块玉佩没法证明少康身份的话,那么此刻加了这块同一位置同样形状的胎记,朱氏便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大儿,陈少康。
陈老爷见了,也是仿佛雷劈。他的心跟着那渔夫施救的手上下起伏不定。刚刚出水面的时候他就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他的儿子,到了此刻,再也没有任何疑问。
他想了千百遍,幻想着夫子重逢的情景,没想到却会是这样。
康氏昨夜劳累到大半夜才歇息,因此今天便起得晚。
等她对完信息,发现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却又不见少康的踪影。敏感的她立即觉得事情不对劲,一问才知道少康出门散步去了。
可是,即便是散步,也不该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康氏便急忙带着两个丫鬟往江边走来。
一路上自然听到了少康下江救人这件事,又见众人在一处围着,便走了上去。原本那些人是不想让开的,他们想围着看热闹。
要说今天这事简直太离奇了,简直闻所未闻,比之戏文都不差什么的。但是一见康氏满脸着急,且很有气势的样子,便下意识地让开了。
见康氏这样无理,陈家人有些皱眉,只是康氏这样却是有些让人奇怪的。他们还没来得及出言相问,就听康氏道:“少康?真的是少康!你怎么了?”
陈老爷忍着好奇,心里想了无数个可能,最后还是开口道:“这位夫人,你认识这孩子?你是他的……”
康氏着急道:“我就是你们口中的康夫人,来自京城阴家。这孩子叫少康,是我在还愿的路上带回来的。这孩子三五岁的时候被花子拐了,却是逃了出来。由于找不到家,便日日待在庵堂下面寻亲。我见那样不是个办法,便将其带在身边,方便他寻亲。”
满面死灰的朱氏像是被激活了一般,拉着康氏道:“他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啊?他还跟你说了些什么?”说完便忍住泪,嘴唇都快咬出血了。
只是无论她怎么忍,那眼泪还是哗哗地流了出来,顺着脸颊不断地流。
“他说他只记得三件事,一是他娘的背影,他永远都记得。因此,这孩子一旦发现跟他娘相似的人,便不顾一切的去帮助对方。有次遇到一个妇人像他亲娘的背影,他便把自己乞讨到的银子全部给了她,只因为对方生活贫困。”
闻言,宋氏哭得更凶了。难怪这孩子刚刚跳下江救人之前死死盯着她看,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二是他的名字,他说祖母和娘经常唤他少康,于是,虽然花子把他卖了,又给他起了新名字,他还是坚决地逃了出去。也鼓励自己不要忘。三是他记得他娘做的一手好菜,他最爱吃的,便是……”
康氏说一句,陈家人便大哭一次。
待到康氏要说出少康最喜欢吃的菜时,朱氏喃喃地道:“他最喜欢吃的是我腌的鸡腿,说是别人腌的……没有这个味儿。”
虽然惊讶宋氏为何知道自己要说的内容,熟悉少康的喜好,但是一观察,又听围观的人一阵抽冷气,康氏瞬间便明白了,眼前的这位朱氏,便是少康的娘了。
第(3/3)页
这样送走也是不妥的。依我说,人家那孩子下江为了救人,现在生死未卜的,若是能活着被救起来,那小孩当着大伙的面给人家磕几个头都是使得的。”
另一人则道:“可不是么!依我说不止要磕头,还要给一些银子才是。这陈家又不缺这么一点银子。人家可是舍了命去救人的!”
“哎,你哪里知道,这世上多的是忘恩负义之徒。”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的,弄得陈家人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倒是陈家的二女儿,也就是陈少康丢失后宋氏生的第一个孩子忍受不了,气鼓鼓地站起来便道。
“我们陈家可不是忘恩负义之辈,也从不敢这样。可是,你们知道吗,刚刚我娘和我祖母仔细看了这小哥的荷包,里面这块玉佩是我那丢失了八年的大哥的。也就是说,跳进江里救我弟弟的,很有可能就是我哥哥。麻烦各位大叔仔细搜索一番,不管各位今天能不能将我大哥救起来,我们陈家都一人给一百两银子。”
她这话一出,立刻就有人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搜救的行列。当然,那江里的人也有人不屑,直起身道:“姑娘你言重了,我们救人可不是为了银子。你这样说,倒是让人寒心啊。”
“是啊,小小年纪,却哪里知道这世上总有银子买不到的东西……”
闻言,陈老爷瞪了一眼女儿,赶忙站起来补救道:“麻烦各位了,小女不懂事,还望不要介意。”
不过,这女孩的话却成功地堵住了一帮围观者的长舌。要说这话里的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围观者都是吴兴县有头有脸的人,自然知道陈家几年前丢失孩子一事。如果这生死未卜的少年真的就是陈家那丢失了好几年的孩子,还真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就这种事,真的可以写一出戏文了。
宋氏五内俱焚,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她再也不顾什么形象了,双手撑着地面,伸长了脖子朝着江面,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就在这时,刚刚那率先跳进江里的渔夫道:“我找到人了,在这里,快来人帮帮忙,搭个手。快!”
临近的几人便赶了过去,几人合力将少康抬出了水面。
可怜的少康,体力不支,又吃了不少水,此刻已经昏迷。面色苍白得吓人,浑身冰凉,一点温度都没有了。
陈家人见人被救了起来,赶忙让出一条道,陈老爷更是将身上的衣衫脱了铺在地上,半裸着上身半跪在少康身边。见他这个样子,刚刚那渔夫又立即开始施行急救法。
要说这法子据说还是青山县那边传过来的,他觉得自己常年与水打交道,便认真学会了。
将少康嘴里的泥沙和水藻清理完毕,他便开始实施急救法。奈何半分钟过去了,少康依然没有苏醒的迹象。
好在他非常耐心,又将少康的衣物退下一半,继续施救。只是,这衣衫一脱,少康的半个身子便露了出来。张氏看着他胸口的胎记,一下子便晕了过了。
朱氏则咬着嘴唇不说话,只是呼吸越来越沉重。
如果真是一块玉佩没法证明少康身份的话,那么此刻加了这块同一位置同样形状的胎记,朱氏便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这个孩子就是她的大儿,陈少康。
陈老爷见了,也是仿佛雷劈。他的心跟着那渔夫施救的手上下起伏不定。刚刚出水面的时候他就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他的儿子,到了此刻,再也没有任何疑问。
他想了千百遍,幻想着夫子重逢的情景,没想到却会是这样。
康氏昨夜劳累到大半夜才歇息,因此今天便起得晚。
等她对完信息,发现已经到了晚饭时间,却又不见少康的踪影。敏感的她立即觉得事情不对劲,一问才知道少康出门散步去了。
可是,即便是散步,也不该这么晚了还不回家。康氏便急忙带着两个丫鬟往江边走来。
一路上自然听到了少康下江救人这件事,又见众人在一处围着,便走了上去。原本那些人是不想让开的,他们想围着看热闹。
要说今天这事简直太离奇了,简直闻所未闻,比之戏文都不差什么的。但是一见康氏满脸着急,且很有气势的样子,便下意识地让开了。
见康氏这样无理,陈家人有些皱眉,只是康氏这样却是有些让人奇怪的。他们还没来得及出言相问,就听康氏道:“少康?真的是少康!你怎么了?”
陈老爷忍着好奇,心里想了无数个可能,最后还是开口道:“这位夫人,你认识这孩子?你是他的……”
康氏着急道:“我就是你们口中的康夫人,来自京城阴家。这孩子叫少康,是我在还愿的路上带回来的。这孩子三五岁的时候被花子拐了,却是逃了出来。由于找不到家,便日日待在庵堂下面寻亲。我见那样不是个办法,便将其带在身边,方便他寻亲。”
满面死灰的朱氏像是被激活了一般,拉着康氏道:“他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啊?他还跟你说了些什么?”说完便忍住泪,嘴唇都快咬出血了。
只是无论她怎么忍,那眼泪还是哗哗地流了出来,顺着脸颊不断地流。
“他说他只记得三件事,一是他娘的背影,他永远都记得。因此,这孩子一旦发现跟他娘相似的人,便不顾一切的去帮助对方。有次遇到一个妇人像他亲娘的背影,他便把自己乞讨到的银子全部给了她,只因为对方生活贫困。”
闻言,宋氏哭得更凶了。难怪这孩子刚刚跳下江救人之前死死盯着她看,原来竟是这个原因。
“二是他的名字,他说祖母和娘经常唤他少康,于是,虽然花子把他卖了,又给他起了新名字,他还是坚决地逃了出去。也鼓励自己不要忘。三是他记得他娘做的一手好菜,他最爱吃的,便是……”
康氏说一句,陈家人便大哭一次。
待到康氏要说出少康最喜欢吃的菜时,朱氏喃喃地道:“他最喜欢吃的是我腌的鸡腿,说是别人腌的……没有这个味儿。”
虽然惊讶宋氏为何知道自己要说的内容,熟悉少康的喜好,但是一观察,又听围观的人一阵抽冷气,康氏瞬间便明白了,眼前的这位朱氏,便是少康的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