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蜕变中的陈家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康氏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是,接待完那几个心急的丢失了孩子的爹娘,她们主仆三人从灵山寺退了房之后并未远行,而是去城中另寻了一处住的地方住下来。
她和少康不过是相处了极短的一段时间,但感情却很深,所以想看着他苏醒了再走。
退一万步想,哪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她也想待满十日再离开。不管结局是喜是悲,她都想知道了后再离开。
兴许是菩萨保佑,第十日的时候,陈家传来消息,少康醒了,经大夫检查,并无大碍。康氏便托人带话,说自己已经动身远行,不必相送。
于是,带着一堆信息,康氏主仆三人继续南下了。
赵氏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心情极好,连带着人看上去都年轻了几岁。无他,只因她的儿子陈千明定亲了,定的还是隔壁桃花村张秀才家的闺女。
消息一出,众人都羡慕不已。
与她交好的例如叶氏和大牛妈,无不是眼泪汪汪的,恭喜她终于是熬出头了。但与她关系不那么好的,例如查五婶,心里便十分的不高兴。
就她这样,简直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只因她定下的是秀才家的闺女,那以后她的儿子可怎么办?
原本她娘家嫂子自从赵氏开始做厨时便起了结亲的心思,赵氏想着她嫂子那人虽然爱占小便宜,却也是个无大过错的人,便由着她凑合两个年轻男女。
特别是陈家村修了祠堂修学堂,最后连路都铺好了,她嫂子那心思就更活泛了,巴不得女儿赶忙嫁过去,立即就可以享福。
像陈家村这样的村子,嫁过去就可以分银,生了孩子也可以分银,简直别无分号的。
哪知,这两人都看不上对方,她嫂子虽然心里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最后,见自己的女儿爱上了同村的一个牛高马大却十分贫穷的小子,她便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也不知那小子给你喝了什么迷魂汤!你说你表哥哪里不好了,人长得俊,又能干,年纪轻轻的什么都会做,不怕吃苦,还攒下了一份家业。你没见他家那屋子,修的那叫一个漂亮,加上他们陈家村有那稀罕的种子,年年分银子,你嫁过去就是享福啊,我的傻女儿。”
可惜,赵氏这不等不到侄女的回应,见自己的儿子年纪也不小了,便请了媒婆四处张罗。
且不说赵氏家按照村里统一的样式和外观修了新房,据说是两进的院子,几乎是比照着陈继兴家修建的。
一应家具崭新不说,光是那二层小楼上,叶枫将当初建温室剩下的几块玻璃给了她家镶了一扇窗,别提有多漂亮了。
就算是赵氏家没有修建这新屋子,以赵氏这些年积下的家底和陈千良的长相,以及陈家村现在的条件,十里八村的姑娘有的是愿意嫁过来的。
陈千良这孩子的长相整体上随了赵氏,但是却十分阳刚。加之多年的磨炼,很有男人味,拿赵氏娘家嫂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像画里的人一般”。
原本,张秀才是有些看不上赵氏家的,虽然赵氏母子这些年做厨挣下了不少银子,加上去年村里分的银子,的确是算得上小康之家。
但是,他好歹是个秀才,闺女长得又好,根本不愁嫁。哪知,他今年开春后应聘到陈家村的学堂当先生,有次女儿来这里给他送吃的,哪知被一群凶狠的鹅一路追赶。
关键时刻,赶集买家具回来的陈千良看见了,跳下马车便将那群鹅赶走了。张秀儿手里拿着吃的,见陈千良目不斜视,几下便帮她将鹅赶走了,便看着他说了声谢谢。
这一看,看在心里便深深记下了。
这张秀儿也到了适婚年龄,于是家里一直都在相看着,只可惜看了好几家,张秀儿都表示自己没兴趣,还要在家多陪爹娘几年。
最后,还是张秀儿的娘王氏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一套话,才知道陈千良这个小伙子的存在。
一听陈千明家就在陈家村,便让张秀才细细打听了。结果,探听到对方却是个只有寡母操持家业的家庭,这让王氏和张秀才都十分的不满。
他俩都不是那古板的人,只要女儿喜欢,穷就穷一点吧。但是要让女儿嫁到这种家庭却实在是有些委屈,便苦苦劝张秀儿打消这个念头。
“女儿啊,娘知道你看上那小子了。只是,这样的家庭却是最磨人的。要说找人还是要找你爹这样的,知书达理,最是温和不过。那些个庄稼汉,不解风情不说,手上也是个没轻重的……”
张秀儿从小就很听话,自然不会反抗爹娘的意思,只是心里却是非常不开心。
张秀才两口子一见,想了想也罢了,陈千良家虽然单薄,但胜在单纯清净,自己女儿嫁过去不用应酬一大家人,加上自己在陈家村授课,想见就能见,女儿也受不了什么委屈,便答应了一半。
待到张秀才旁敲侧击地一打听,村里十人倒有八九个说陈千良的好。因此,张秀才一高兴,便和王氏说自己没有任何意见。
王氏心里嘀咕,怎么自己相公不过是略微打听了一下就同意了,心里便有些纳闷,于是借口送吃的,自己去相看了一回,回来便立刻同意了这门亲事。
人家陈千良的条件摆在那里,人长得俊秀,比读书人也差不了什么。关键是赵氏这个婆婆,据说非常好相处,为人最是大度风趣。
于是,媒婆在对方的暗示下,给赵氏递上了好几个姑娘的资料,当然,这张秀儿的资料自然是排在最后一个压轴出场的。
当赵氏看见对方是秀才闺女的时候,心里便已经同意了一半了。又得知对方的爹竟然就是村里刚请来的先生,这热情立刻涨了不止一倍,当即便让媒婆去说说试试。
赵氏这辈子觉得自己最亏的便是陈千良。
这孩子头脑非常聪明,什么东西几乎都是一学就会,只可惜他爹死的早,她又没什么能力供养,不过是不让儿子饿肚子罢了。
等到做厨后家庭条件好了起来,但千良也大了,过了读书的年纪。因此,一看对方是个秀才闺女,赵氏便开始幻想以后的生活。
她想得是对方嫁进来便生个小子,然后跟着外公识字,等大一点便进学堂念书。说起来,外公就是先生,她还用愁什么?
不过她却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不过是让媒婆去试试。自己这样的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康氏没有告诉任何人的是,接待完那几个心急的丢失了孩子的爹娘,她们主仆三人从灵山寺退了房之后并未远行,而是去城中另寻了一处住的地方住下来。
她和少康不过是相处了极短的一段时间,但感情却很深,所以想看着他苏醒了再走。
退一万步想,哪怕是需要更长的时间,她也想待满十日再离开。不管结局是喜是悲,她都想知道了后再离开。
兴许是菩萨保佑,第十日的时候,陈家传来消息,少康醒了,经大夫检查,并无大碍。康氏便托人带话,说自己已经动身远行,不必相送。
于是,带着一堆信息,康氏主仆三人继续南下了。
赵氏最近可谓是春风得意,心情极好,连带着人看上去都年轻了几岁。无他,只因她的儿子陈千明定亲了,定的还是隔壁桃花村张秀才家的闺女。
消息一出,众人都羡慕不已。
与她交好的例如叶氏和大牛妈,无不是眼泪汪汪的,恭喜她终于是熬出头了。但与她关系不那么好的,例如查五婶,心里便十分的不高兴。
就她这样,简直起了一个很不好的头。只因她定下的是秀才家的闺女,那以后她的儿子可怎么办?
原本她娘家嫂子自从赵氏开始做厨时便起了结亲的心思,赵氏想着她嫂子那人虽然爱占小便宜,却也是个无大过错的人,便由着她凑合两个年轻男女。
特别是陈家村修了祠堂修学堂,最后连路都铺好了,她嫂子那心思就更活泛了,巴不得女儿赶忙嫁过去,立即就可以享福。
像陈家村这样的村子,嫁过去就可以分银,生了孩子也可以分银,简直别无分号的。
哪知,这两人都看不上对方,她嫂子虽然心里不甘,却也无可奈何。
最后,见自己的女儿爱上了同村的一个牛高马大却十分贫穷的小子,她便气不打一处来骂道:“也不知那小子给你喝了什么迷魂汤!你说你表哥哪里不好了,人长得俊,又能干,年纪轻轻的什么都会做,不怕吃苦,还攒下了一份家业。你没见他家那屋子,修的那叫一个漂亮,加上他们陈家村有那稀罕的种子,年年分银子,你嫁过去就是享福啊,我的傻女儿。”
可惜,赵氏这不等不到侄女的回应,见自己的儿子年纪也不小了,便请了媒婆四处张罗。
且不说赵氏家按照村里统一的样式和外观修了新房,据说是两进的院子,几乎是比照着陈继兴家修建的。
一应家具崭新不说,光是那二层小楼上,叶枫将当初建温室剩下的几块玻璃给了她家镶了一扇窗,别提有多漂亮了。
就算是赵氏家没有修建这新屋子,以赵氏这些年积下的家底和陈千良的长相,以及陈家村现在的条件,十里八村的姑娘有的是愿意嫁过来的。
陈千良这孩子的长相整体上随了赵氏,但是却十分阳刚。加之多年的磨炼,很有男人味,拿赵氏娘家嫂子的话来说,那就是“像画里的人一般”。
原本,张秀才是有些看不上赵氏家的,虽然赵氏母子这些年做厨挣下了不少银子,加上去年村里分的银子,的确是算得上小康之家。
但是,他好歹是个秀才,闺女长得又好,根本不愁嫁。哪知,他今年开春后应聘到陈家村的学堂当先生,有次女儿来这里给他送吃的,哪知被一群凶狠的鹅一路追赶。
关键时刻,赶集买家具回来的陈千良看见了,跳下马车便将那群鹅赶走了。张秀儿手里拿着吃的,见陈千良目不斜视,几下便帮她将鹅赶走了,便看着他说了声谢谢。
这一看,看在心里便深深记下了。
这张秀儿也到了适婚年龄,于是家里一直都在相看着,只可惜看了好几家,张秀儿都表示自己没兴趣,还要在家多陪爹娘几年。
最后,还是张秀儿的娘王氏看出了女儿的心思,一套话,才知道陈千良这个小伙子的存在。
一听陈千明家就在陈家村,便让张秀才细细打听了。结果,探听到对方却是个只有寡母操持家业的家庭,这让王氏和张秀才都十分的不满。
他俩都不是那古板的人,只要女儿喜欢,穷就穷一点吧。但是要让女儿嫁到这种家庭却实在是有些委屈,便苦苦劝张秀儿打消这个念头。
“女儿啊,娘知道你看上那小子了。只是,这样的家庭却是最磨人的。要说找人还是要找你爹这样的,知书达理,最是温和不过。那些个庄稼汉,不解风情不说,手上也是个没轻重的……”
张秀儿从小就很听话,自然不会反抗爹娘的意思,只是心里却是非常不开心。
张秀才两口子一见,想了想也罢了,陈千良家虽然单薄,但胜在单纯清净,自己女儿嫁过去不用应酬一大家人,加上自己在陈家村授课,想见就能见,女儿也受不了什么委屈,便答应了一半。
待到张秀才旁敲侧击地一打听,村里十人倒有八九个说陈千良的好。因此,张秀才一高兴,便和王氏说自己没有任何意见。
王氏心里嘀咕,怎么自己相公不过是略微打听了一下就同意了,心里便有些纳闷,于是借口送吃的,自己去相看了一回,回来便立刻同意了这门亲事。
人家陈千良的条件摆在那里,人长得俊秀,比读书人也差不了什么。关键是赵氏这个婆婆,据说非常好相处,为人最是大度风趣。
于是,媒婆在对方的暗示下,给赵氏递上了好几个姑娘的资料,当然,这张秀儿的资料自然是排在最后一个压轴出场的。
当赵氏看见对方是秀才闺女的时候,心里便已经同意了一半了。又得知对方的爹竟然就是村里刚请来的先生,这热情立刻涨了不止一倍,当即便让媒婆去说说试试。
赵氏这辈子觉得自己最亏的便是陈千良。
这孩子头脑非常聪明,什么东西几乎都是一学就会,只可惜他爹死的早,她又没什么能力供养,不过是不让儿子饿肚子罢了。
等到做厨后家庭条件好了起来,但千良也大了,过了读书的年纪。因此,一看对方是个秀才闺女,赵氏便开始幻想以后的生活。
她想得是对方嫁进来便生个小子,然后跟着外公识字,等大一点便进学堂念书。说起来,外公就是先生,她还用愁什么?
不过她却是不抱多大希望的,不过是让媒婆去试试。自己这样的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