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送客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一笑不以为意道:“那也行啊,到时候我回去了要是有幸去了朝歌城就找宋清阿要钱去,到时候宋仙子怔怔的看着我,我被揍一顿也无所谓,就是不知道戴老弟到时候去了朝歌城进不进的了宋家宅子大门咯。”
戴雨农笑着捶了应钺一拳,不重反而让应钺心里头更轻松一些。
“等游延济回来咱们就分账。”戴雨农郑重其事。
应钺年纪轻轻但也是人精,没有客套只是点点头然后岔开了话题:“能不能领我去詹先生的家里看看?翻翻书。”
戴雨农犹豫了会便起了身拍了拍屁股后头的灰尘,算是答应了。
这些日子里村子里随处可见外乡人,像莫玉芝那样的仙子有,像应钺这样的身着华服翩翩公子不少,但好似宋清阿那样的女子独此一位。
两人并肩而行,这样的一幕在草头村很少见。
因为类似这样领路的场景并不少见,常常有一些外乡年轻公子哥,人生地不熟并找到村子里的一些孩子或者长者领路,但不论是外乡人还是草头村本地乡民,彼此之间都会不约而同地保持着一定距离。
这间住了两代教书先生的小房子,大门没有上锁也没有虚掩,轻轻一推并大敞大开。
今天阳光明媚一道道阳光就如一柄柄飞剑直直的射进了屋子里,那些尘埃到处都是唯独在阳光下才能清晰可见。
屋子里没有异味也很整洁,戴雨农深吸了口气,思绪有些游历,不难想象宋清阿是怎么翻书的,又是怎么重新将书放好,眉头微皱正烦恼不知道摘抄那本古籍里的临别话语的时候突然瞧见了詹先生当做书签夹在书里的那段句子。
“所以词穷,因为来日方长。”
是一张小小的纸条,墨香不在,显然詹拮城很早就写了下来,夹在了书里。
这本没有封皮的书前几天就在宋清阿的手上,如今又在戴雨农的手上。
短短十个字,不难理解,更不容易忘,宋清阿今天早上说于他听的,也是詹拮城说给他们两个人听的。
戴雨农合上了书籍重新放回书案上。
回过神发现没察觉到应钺动静,转过身发现应钺真捧着一本书看的比他还入迷。
戴雨农没好意思打扰他,只是弯下身可以去看了看书名,却发现也无书名,他绕到应钺身后看着书里的内容才发现这并非是印刷拓本,而是一字一笔写上去的。
字迹清晰,每一行都极为工整,字体不大却一笔一划一撇一捺皆清晰可见,能一一辨别。
“这是詹先生手写?”戴雨农不由问道。
应钺这才回过神,点点头。神情肃穆庄重,怪不得自家老师如此崇敬詹拮城,当真见字如见人。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这份治学之规矩当真是举世无双。
应钺并未将书籍放回原处而是一手拿住,又拿出一本翻开一看,依旧是手写。
“詹先生一人之博学,就抵得上我庆安王朝藏书之百万卷。”
此时的应钺更像是一个正统儒家学子,彻底折服在詹拮城博学之下,他朝着那书案鞠躬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一笑不以为意道:“那也行啊,到时候我回去了要是有幸去了朝歌城就找宋清阿要钱去,到时候宋仙子怔怔的看着我,我被揍一顿也无所谓,就是不知道戴老弟到时候去了朝歌城进不进的了宋家宅子大门咯。”
戴雨农笑着捶了应钺一拳,不重反而让应钺心里头更轻松一些。
“等游延济回来咱们就分账。”戴雨农郑重其事。
应钺年纪轻轻但也是人精,没有客套只是点点头然后岔开了话题:“能不能领我去詹先生的家里看看?翻翻书。”
戴雨农犹豫了会便起了身拍了拍屁股后头的灰尘,算是答应了。
这些日子里村子里随处可见外乡人,像莫玉芝那样的仙子有,像应钺这样的身着华服翩翩公子不少,但好似宋清阿那样的女子独此一位。
两人并肩而行,这样的一幕在草头村很少见。
因为类似这样领路的场景并不少见,常常有一些外乡年轻公子哥,人生地不熟并找到村子里的一些孩子或者长者领路,但不论是外乡人还是草头村本地乡民,彼此之间都会不约而同地保持着一定距离。
这间住了两代教书先生的小房子,大门没有上锁也没有虚掩,轻轻一推并大敞大开。
今天阳光明媚一道道阳光就如一柄柄飞剑直直的射进了屋子里,那些尘埃到处都是唯独在阳光下才能清晰可见。
屋子里没有异味也很整洁,戴雨农深吸了口气,思绪有些游历,不难想象宋清阿是怎么翻书的,又是怎么重新将书放好,眉头微皱正烦恼不知道摘抄那本古籍里的临别话语的时候突然瞧见了詹先生当做书签夹在书里的那段句子。
“所以词穷,因为来日方长。”
是一张小小的纸条,墨香不在,显然詹拮城很早就写了下来,夹在了书里。
这本没有封皮的书前几天就在宋清阿的手上,如今又在戴雨农的手上。
短短十个字,不难理解,更不容易忘,宋清阿今天早上说于他听的,也是詹拮城说给他们两个人听的。
戴雨农合上了书籍重新放回书案上。
回过神发现没察觉到应钺动静,转过身发现应钺真捧着一本书看的比他还入迷。
戴雨农没好意思打扰他,只是弯下身可以去看了看书名,却发现也无书名,他绕到应钺身后看着书里的内容才发现这并非是印刷拓本,而是一字一笔写上去的。
字迹清晰,每一行都极为工整,字体不大却一笔一划一撇一捺皆清晰可见,能一一辨别。
“这是詹先生手写?”戴雨农不由问道。
应钺这才回过神,点点头。神情肃穆庄重,怪不得自家老师如此崇敬詹拮城,当真见字如见人。
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这份治学之规矩当真是举世无双。
应钺并未将书籍放回原处而是一手拿住,又拿出一本翻开一看,依旧是手写。
“詹先生一人之博学,就抵得上我庆安王朝藏书之百万卷。”
此时的应钺更像是一个正统儒家学子,彻底折服在詹拮城博学之下,他朝着那书案鞠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