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小阁老赵昊赵守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六章 好事成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

  里间,王鼎爵放下手中的小本,重新给壶里添上水。

  于慎行试探问道:“先生是心学门下?”

  “阳明公立功立德立言、可谓本朝圣人。‘知行合一’必将光耀千古!”赵昊摇摇头道:

  “只可惜教的徒弟太差,那帮人只记着他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便整日里空谈心性,只说不做。与他们大力抨击的理学,又有何区别呢?”

  “至少人家是真流氓。”华叔阳小声道:“不像理学净出伪君子。”

  哄笑声中,赵昊对二王道:“给他记下来,将来出书一字不改。”

  “师父,别呀……”华叔阳忙苦着脸哀求。

  “看你还敢不敢插嘴。”大师兄冷笑教训道。

  华叔阳只好低头不语,不敢去想本门后人,将如何看自己?

  “理学、心学都一样……”于慎行却陷入了惶恐中。“难道是根子上出了问题,孔子学说根本不能经世致用?”

  “这问题我不会回答。”赵昊摇摇头,正色道:“但我可以告诉你,孔夫子从来强调内圣外王,让学生内修道德,外立功业。并没有错。”

  “好比,孔子鄙夷管仲的为人,认为他十分不道德。却对管仲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大加赞赏,许以崇高的‘如其仁、如其仁’。所以在孔子眼中,个体的操守与行政的标准,道德与政治,并没有完全合为一体,也不需要合为一体。”

  “问题的根子出在孟子身上,他和荀子割裂了孔子的学说,一个片面强调‘内圣’、一个片面强调‘外王’。汉唐至北宋初年,占主导地位的仍是荀子的‘外王’之学。因此汉代有许多治绩斐然的酷吏,唐朝也有以理财富国著称,或以诡谲多智闻名的安邦定国之才。他们并没有什么‘内圣’之学,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修身养性的结果。相反,按照道德标准,他们大都是奸诈小人,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建功立业,铸就汉唐雄风。”

  “当然片面强调‘外王’,也导致了汉唐的衰落。到了北宋中叶,随着理学的兴起,内圣之学逐渐压倒了‘外王’之学,于是操守和道德成了对官员评判的最高标准,于是满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