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1章:申不害变法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众所周知,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代表人物:
一个是以合纵而名动天下的苏秦,一个是因连横而为人所知的张仪,然而细读历史,你会发现张仪连横助秦确有其事,苏秦合纵攻秦却要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完全翻盘。
“头悬梁,锥刺股”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其中的“锥刺股”说的就是苏秦刻苦攻读的经历。其实,“锥刺股”恰恰是苏秦人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苏秦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在此之后,苏秦顺风顺水,一路绿灯,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异国殒命。
如果说孔子是春秋时期第一老师,那么妥个荣誉称号在战国时期非鬼谷子先生莫属,而苏秦正是鬼谷子弟子中的佼佼者之一,可是命运并没对师出名门的高才生苏秦另眼相待,青睐有加。相反,他早期的求职经历走的是一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情路线。
从鬼谷子那儿毕业的苏秦曾经先后到周都洛阳、秦都咸阳、赵都邯郸等地游说,希望把自己学到的政治理论付诸实践,但周显王、秦王、赵王都不为所动,给了他一条冷板凳。
遭了冷待的苏秦身无分文回到家中,想寻求些亲情的安慰,可偏偏他全家人都是势利眼,那情形真是“老娘不疼,老婆不爱,哥嫂嫌恶得要拿脚踹”,好在苏秦抗打击能力够强,这才有了“锥刺股“的励志故事。
苏秦发奋攻读的那本书是他在苦闷中碰巧发现的,名叫《阴符》。苏秦感觉书中的道理可以用来说服当时的君主,帮他实现创立不世之功的远大理想,就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研读起来,困了就用锥子扎一下自己的大腿(所谓“股”也),以便让自己保持清醒。
苍天不负有心人,苏秦不久就等来了燕昭王千金买马骨、大建黄金台的好消息,于是他千里迢迢地赶到了燕国。
求贤若渴的燕昭王和苏秦一见如故,谈得相当投机,就拜他为总理级别的上卿之职。终于出人头地、苦尽甘来的苏秦从心底里感激燕昭王的欣赏和信任,暗暗决定即使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也要报答燕昭王这份知遇之恩。
当时的燕国刚刚经历了“子之乱政”和齐国的入侵,可谓民穷国弱,百废待兴,而燕昭王的老爸燕王哙就在战乱中死于齐军刀下,所以,燕昭王在努力振兴燕国的同时胸中充满了对齐国的国仇家恨。
苏秦了解燕昭王的抱负和痛苦,他为他的主人设计了一个复杂而缜密的报仇计划,并且亲自上阵,充当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
苏秦的报仇大计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燕齐两国邦交正常化,向齐国打开友好交往的大门,就相当于把大象装进冰箱前要打开冰箱门。
为了报仇,身负国仇家恨的燕昭公主动向齐国示好,把公子襄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苏秦则作为公子的随从官员一同来到了齐都临淄。
苏秦到了临淄,就开始努力实施复仇计划的第二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本来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苏秦要忽悠的这个“君”真的是个君一当时的超级大国齐国的君主齐浴王,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苏秦可不是吃素的,他完全有能力把齐滑王这头大象装进冰箱。
苏秦很快就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了齐潛王的信任,成了肩负两国重任的“国际“公务员。初步成功之所以来得如此迅速,一是因为苏秦口才的确了得,二是他复仇计划中的一部分和齐滑王那一年的国家大计竟然不谋而合。
当时,中华大地上虽然正是战国七雄你征我伐、混战一团的铁血苦难时代,但其实在七雄的夹缝里还有几个小国在挣扎求存,比如卫国、鲁国、中山国,还有一直被齐滑王觊觎的宋国。
苏秦知道齐浴王对于宋国的野心,他一面支持齐国对宋国动武,一面游说齐滑王带头合纵攻秦(当时只有齐国可以和秦国抗衡),想借此削弱齐国,让燕昭王乘虚而入报仇雪恨。
齐詹王则有他自己的一套如意算盘,他想通过合纵攻秦这个大型“国际行动”把各国君臣的眼球都吸引到行动总部和秦国那儿去,这样他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宋国这块肥肉吃到嘴里了。
苏秦游说齐王带头合纵攻秦的目的固然是帮燕国削弱齐国,但如果说他搞的这个“国际行动”完全是个空架子,一点实质意义也没有,那也是冤枉了这位著名的纵横家,要知道,他对秦国是有一肚子怒气的,因为当年他到秦国求职时热脸贴了冷屁股。
为了促成合纵攻秦这项伟大事业,苏秦以燕国重臣、齐国使者的双重身份,游走于韩赵魏楚诸国之间,最终凭借他如簧的巧舌和特殊的身份赢得了各国国君的信任,于是,六国合纵攻秦的事就这样初步告成了,这才有了后世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的传说。
苏秦如果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应该对着后人高歌一曲:不要疯狂地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就像多少年后欧盟把总部定在位置居中的布鲁塞尔一样,合纵攻秦的指挥中心处于六国中心地带的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一来已经衰落的魏国愿意揽这个活,想借此恢复一下往日的荣光(战国初期魏国最强),二来这是齐滑王计划中的一部分,他要把全天下的目光都吸引到大梁,以便他去实现自己那不可告人的秘密战争。
合纵攻秦的事并不像苏秦想象的那么顺利。
合纵攻秦的大旗在大梁高高竖起来之后,各国陆续派来了大使和军队,大梁周围一时之间人潮汹涌,热闹非常,但热闹归热闹,除了对当地经济有点拉动之外,“攻秦大业”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因为哪个国家都不想在进兵打仗上当出头鸟。
大梁这一边,为了搞定谁先出兵,六国大使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临淄那一边,齐滑王派出的精锐部队正在夜行晓宿、无声无息地向千里之外的宋国进发。
齐滑王之所以选择宋国作为突袭目标,一来是宋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二来是宋王偃骄奢淫逸,暴虐无道,弄得民怨沸腾,众叛亲离。
结果证明齐滑王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齐军到了宋国后,三下五除二就攻下了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占领了宋国的大部分领土,把已经延续了近八百年的宋国给灭掉了。但是,从后来事态的发展来看,很难说齐滑王的灭宋决策到底是英明的还是愚蠢的。
宋国被灭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韩赵魏楚四国国王听闻后都恨得牙根疼——好你个齐国呀!这一边忽悠着我们进攻秦国也就罢了,背地里却比秦国还狠毒,竟然把人家宋国给灭了,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秦可忍齐不可忍!正在这时,他们收到了燕昭王发来的紧急白皮书。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早在齐军出发时,苏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众所周知,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代表人物:
一个是以合纵而名动天下的苏秦,一个是因连横而为人所知的张仪,然而细读历史,你会发现张仪连横助秦确有其事,苏秦合纵攻秦却要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完全翻盘。
“头悬梁,锥刺股”在中国是尽人皆知的故事,其中的“锥刺股”说的就是苏秦刻苦攻读的经历。其实,“锥刺股”恰恰是苏秦人生的分水岭,在此之前,苏秦处处碰壁,一事无成;在此之后,苏秦顺风顺水,一路绿灯,可惜最后功败垂成,异国殒命。
如果说孔子是春秋时期第一老师,那么妥个荣誉称号在战国时期非鬼谷子先生莫属,而苏秦正是鬼谷子弟子中的佼佼者之一,可是命运并没对师出名门的高才生苏秦另眼相待,青睐有加。相反,他早期的求职经历走的是一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情路线。
从鬼谷子那儿毕业的苏秦曾经先后到周都洛阳、秦都咸阳、赵都邯郸等地游说,希望把自己学到的政治理论付诸实践,但周显王、秦王、赵王都不为所动,给了他一条冷板凳。
遭了冷待的苏秦身无分文回到家中,想寻求些亲情的安慰,可偏偏他全家人都是势利眼,那情形真是“老娘不疼,老婆不爱,哥嫂嫌恶得要拿脚踹”,好在苏秦抗打击能力够强,这才有了“锥刺股“的励志故事。
苏秦发奋攻读的那本书是他在苦闷中碰巧发现的,名叫《阴符》。苏秦感觉书中的道理可以用来说服当时的君主,帮他实现创立不世之功的远大理想,就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地研读起来,困了就用锥子扎一下自己的大腿(所谓“股”也),以便让自己保持清醒。
苍天不负有心人,苏秦不久就等来了燕昭王千金买马骨、大建黄金台的好消息,于是他千里迢迢地赶到了燕国。
求贤若渴的燕昭王和苏秦一见如故,谈得相当投机,就拜他为总理级别的上卿之职。终于出人头地、苦尽甘来的苏秦从心底里感激燕昭王的欣赏和信任,暗暗决定即使赴汤蹈火、肝脑涂地也要报答燕昭王这份知遇之恩。
当时的燕国刚刚经历了“子之乱政”和齐国的入侵,可谓民穷国弱,百废待兴,而燕昭王的老爸燕王哙就在战乱中死于齐军刀下,所以,燕昭王在努力振兴燕国的同时胸中充满了对齐国的国仇家恨。
苏秦了解燕昭王的抱负和痛苦,他为他的主人设计了一个复杂而缜密的报仇计划,并且亲自上阵,充当了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棋子。
苏秦的报仇大计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燕齐两国邦交正常化,向齐国打开友好交往的大门,就相当于把大象装进冰箱前要打开冰箱门。
为了报仇,身负国仇家恨的燕昭公主动向齐国示好,把公子襄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苏秦则作为公子的随从官员一同来到了齐都临淄。
苏秦到了临淄,就开始努力实施复仇计划的第二请君入瓮。
请君入瓮本来就是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苏秦要忽悠的这个“君”真的是个君一当时的超级大国齐国的君主齐浴王,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任务,但苏秦可不是吃素的,他完全有能力把齐滑王这头大象装进冰箱。
苏秦很快就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取得了齐潛王的信任,成了肩负两国重任的“国际“公务员。初步成功之所以来得如此迅速,一是因为苏秦口才的确了得,二是他复仇计划中的一部分和齐滑王那一年的国家大计竟然不谋而合。
当时,中华大地上虽然正是战国七雄你征我伐、混战一团的铁血苦难时代,但其实在七雄的夹缝里还有几个小国在挣扎求存,比如卫国、鲁国、中山国,还有一直被齐滑王觊觎的宋国。
苏秦知道齐浴王对于宋国的野心,他一面支持齐国对宋国动武,一面游说齐滑王带头合纵攻秦(当时只有齐国可以和秦国抗衡),想借此削弱齐国,让燕昭王乘虚而入报仇雪恨。
齐詹王则有他自己的一套如意算盘,他想通过合纵攻秦这个大型“国际行动”把各国君臣的眼球都吸引到行动总部和秦国那儿去,这样他就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把宋国这块肥肉吃到嘴里了。
苏秦游说齐王带头合纵攻秦的目的固然是帮燕国削弱齐国,但如果说他搞的这个“国际行动”完全是个空架子,一点实质意义也没有,那也是冤枉了这位著名的纵横家,要知道,他对秦国是有一肚子怒气的,因为当年他到秦国求职时热脸贴了冷屁股。
为了促成合纵攻秦这项伟大事业,苏秦以燕国重臣、齐国使者的双重身份,游走于韩赵魏楚诸国之间,最终凭借他如簧的巧舌和特殊的身份赢得了各国国君的信任,于是,六国合纵攻秦的事就这样初步告成了,这才有了后世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的传说。
苏秦如果是个实事求是的人,他应该对着后人高歌一曲:不要疯狂地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
就像多少年后欧盟把总部定在位置居中的布鲁塞尔一样,合纵攻秦的指挥中心处于六国中心地带的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一来已经衰落的魏国愿意揽这个活,想借此恢复一下往日的荣光(战国初期魏国最强),二来这是齐滑王计划中的一部分,他要把全天下的目光都吸引到大梁,以便他去实现自己那不可告人的秘密战争。
合纵攻秦的事并不像苏秦想象的那么顺利。
合纵攻秦的大旗在大梁高高竖起来之后,各国陆续派来了大使和军队,大梁周围一时之间人潮汹涌,热闹非常,但热闹归热闹,除了对当地经济有点拉动之外,“攻秦大业”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因为哪个国家都不想在进兵打仗上当出头鸟。
大梁这一边,为了搞定谁先出兵,六国大使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临淄那一边,齐滑王派出的精锐部队正在夜行晓宿、无声无息地向千里之外的宋国进发。
齐滑王之所以选择宋国作为突袭目标,一来是宋国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二来是宋王偃骄奢淫逸,暴虐无道,弄得民怨沸腾,众叛亲离。
结果证明齐滑王的判断是完全正确的,齐军到了宋国后,三下五除二就攻下了都城睢阳(今河南商丘),占领了宋国的大部分领土,把已经延续了近八百年的宋国给灭掉了。但是,从后来事态的发展来看,很难说齐滑王的灭宋决策到底是英明的还是愚蠢的。
宋国被灭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韩赵魏楚四国国王听闻后都恨得牙根疼——好你个齐国呀!这一边忽悠着我们进攻秦国也就罢了,背地里却比秦国还狠毒,竟然把人家宋国给灭了,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秦可忍齐不可忍!正在这时,他们收到了燕昭王发来的紧急白皮书。
俗话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其实早在齐军出发时,苏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