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6章:彝族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在三国历史上,“蜀汉灭亡”的全过程,是叫多少“三国迷”们扎心的一幕。
打着“汉室”正统旗号,且以多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杀得曹魏大军龟缩不出的蜀汉王朝,仅仅立国四十来年,就被邓艾的魏军巧妙偷袭,立刻惨遭一箭穿心,满朝文武慌慌张集体投降。
诸如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姜维、谯周等“蜀汉精英”,也是或死或降。如此唏嘘一幕,却也叫一些“三国迷”发现不对劲:不对啊,这么个生死时刻,“蛮王孟获”哪去了?
放在充满各种奇幻情节,甚至把蜀汉名相诸葛亮塑造得“多智近妖”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兵南中“七擒孟获”的桥段,堪称是其出神入化的军事妙笔。
而那骁勇善战且从此对蜀汉忠心耿耿的“蛮王孟获”,也在“三国迷”间实力圈粉,于是说到蜀汉灭亡,好些人也就不解:刘禅都要乖乖举手投降了,这“能打”的孟获,怎么还不来率兵就驾呢?
其实,尽管孟获的生卒年不详,但如果我们抛开野史演义,认真对照下正史,这答案就显而易见。依据《汉晋春秋》《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在南中地区“为夷汉所服”的孟获,在经历了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遭遇后,确实誓言“南人不复反矣”。
但他之后跟随诸葛亮来到成都,成为了蜀汉王朝的御史中丞,并没有再掌握兵权。所以当四十年后曹魏杀来时,孟获就算想来救援,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那退一步讲,倘若邓艾奇袭成都时,孟获不但老当益壮,而且依然手握重兵。他又能否救得了蜀汉王朝呢?答案却是更不能。这事儿,就得说说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统治情况。
三国时期的“南中”,包括了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这里设立了四郡,并以犍为郡南部为属国,形成了“四郡一属国”的统治局面。
但无论是东西汉还是蜀汉王朝,在这里的统治力度都很薄弱,当地的大权主要在“大姓”(汉族豪强)“夷帅”(少数民族首领)手里,各个豪强部落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叛乱长期不停。而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其实只是“夷帅”之一。
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蜀汉王朝来说,只要南中地区不乱,那就是特大利好。至于危难时刻来救援?那真是很难指望。
而且,就算当时的孟获,真的在南中一呼百应,铁了心来救援蜀汉,那恐怕更是有心无力。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吸取了南中历次叛乱的教训。一方面抽走当地的蜀汉驻军与官吏,另一面却又抽调南中的“大姓”“夷帅”来成都任职。
官居御史中丞的孟获就是典型例子,这些在南中当地颇有影响的人物,进入蜀汉政权高层后,自然就成了南中稳定的保障,但南中的地方豪强头脑,也因此被抽空。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在南中地区大量征兵,前后将上万“南中劲卒”编入蜀汉官军,号称“飞军”。这些军队成为了蜀汉军队的新鲜血液,增强了蜀汉的北部国防。
但与此同时,南中各大“大姓”“夷帅”麾下的军队,基本都已抽空,用来自保或许还行,去硬杠曹魏精锐?基本就是以卵击石。
所以,到了蜀汉亡国的那一刻,不管有没有孟获,都挽救不了这个结局。但虽说正史里的孟获生卒年不详,野史里却还流传着孟获的其他传说,比较有名的一桩是:投降的蜀汉后主刘禅被押到洛阳后,担心故主安危的孟获,每年都要来看望刘禅一次。
憨直的他每次见到刘禅,都要拿大秤给刘禅“过磅”,只要刘禅体重轻了,他就找晋武帝一顿吵闹。为求他别闹,晋武帝干脆天天给刘禅喂甜食,中原名吃“豌豆糯米饭”就因此诞生了……
如此脑洞奇特的传说,却也见证了一段实打实的真相:“七擒孟获”后,以孟获为代表的南中“大姓”“夷家”,那百分百的忠诚。
而这,也恰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一件常被后人忽略,却无比伟大的功业——对西南大地的开发建设。
在好些“历史票友”眼里,诸葛亮南征这事儿,似乎是“收服孟获”后就结束了。但接下来,一心兴复汉室的诸葛亮,却也为南中地区的开发建设呕心沥血。
除了以“封官”“调兵”等方式排除“南中叛乱”的隐患外,他更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特别是汉地先进的水利工程,他更修到了云南地区。
云南当地今天依然把水利工程称为“诸葛堰”,大批原本居住山林的各族部落群众,从此搬迁到平地,开始农耕生活。
与此同时,牛耕、纺织等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源源不断传入南中地区。直到今天,佤族群众间还流传着“诸葛亮赠水稻”的传说,傣族群众也津津乐道着“诸葛亮送耕牛”的事儿,
甚至当地一些野菜也被称为“诸葛菜”,村民织出的锦叫做诸葛锦,西南各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节,都是“到处有诸葛亮”。
正是在这“到处有诸葛亮”的景象下,一个奇迹悄然出现了:自东汉中后期起叛乱不断、内乱更不停的南中地区,自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实现了长久的和平。
曾经叛乱成常态的南中“大姓”“蛮帅”,大多从此保持着对中央政府百分百的忠诚,成为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西南屏障。这,可以说是一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留给后人的宝贵政治遗产。
而壮志未酬的诸葛亮,也从此得到了西南各族同胞超越历史的恒久怀念:从三国年间起,纪念诸葛亮的庙宇开始遍布西南各地,史称“戎夷野祀”。
不但各族群众的生活与传说里“到处是诸葛亮”,“诸葛亮”这几个字,也成了许多西南民族崇敬的“诸葛阿公”。
而捍卫国土,保卫边疆,在他们看来,更是“诸葛阿公”带来的教诲。
特别是在苦难的近代史上,当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侵略触角,染指到西南大地时,西南各族群众也一次次以“诸葛阿公”的名义歃血盟誓,然后手持简陋的武器,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拼杀!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作为故事另一方的孟获,似乎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野蛮”形象出场后,就消失了。
孟获既然诚心归顺蜀汉,为什么后来不派兵支援诸葛亮北伐呢?
其实,这是因为孟获在历史与小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形象差别过于巨大,使得《三国演义》作者在处理孟获这一人物时,也显得有些前后矛盾。
要想了解孟获形象差异差别悬殊的根源,还要先从孟获本人的民族背景说起。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虽未点明孟获的民族身份,但我们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孟获并非汉人。
事实上,根据现代民族分类来看,孟获应当属于彝族。
早在20世纪,民族学者即前往云南进行考察,并通过对当地彝族百姓的调研得出了孟获是彝族“先祖”的结论。孟获是汉名,他的彝族名字叫作“节朵阿问”,有机智、灵活的含义!
三国时期,彝族生产力较为落后,百姓生活勉强维持满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蜀汉灭亡之际,曾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去哪里了,为何不来救援?
在三国历史上,“蜀汉灭亡”的全过程,是叫多少“三国迷”们扎心的一幕。
打着“汉室”正统旗号,且以多次声势浩大的北伐,杀得曹魏大军龟缩不出的蜀汉王朝,仅仅立国四十来年,就被邓艾的魏军巧妙偷袭,立刻惨遭一箭穿心,满朝文武慌慌张集体投降。
诸如诸葛瞻(诸葛亮之子)、姜维、谯周等“蜀汉精英”,也是或死或降。如此唏嘘一幕,却也叫一些“三国迷”发现不对劲:不对啊,这么个生死时刻,“蛮王孟获”哪去了?
放在充满各种奇幻情节,甚至把蜀汉名相诸葛亮塑造得“多智近妖”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出兵南中“七擒孟获”的桥段,堪称是其出神入化的军事妙笔。
而那骁勇善战且从此对蜀汉忠心耿耿的“蛮王孟获”,也在“三国迷”间实力圈粉,于是说到蜀汉灭亡,好些人也就不解:刘禅都要乖乖举手投降了,这“能打”的孟获,怎么还不来率兵就驾呢?
其实,尽管孟获的生卒年不详,但如果我们抛开野史演义,认真对照下正史,这答案就显而易见。依据《汉晋春秋》《华阳国志》《资治通鉴》等史料记载,在南中地区“为夷汉所服”的孟获,在经历了被诸葛亮“七擒七纵”的遭遇后,确实誓言“南人不复反矣”。
但他之后跟随诸葛亮来到成都,成为了蜀汉王朝的御史中丞,并没有再掌握兵权。所以当四十年后曹魏杀来时,孟获就算想来救援,恐怕也是有心无力。
那退一步讲,倘若邓艾奇袭成都时,孟获不但老当益壮,而且依然手握重兵。他又能否救得了蜀汉王朝呢?答案却是更不能。这事儿,就得说说蜀汉在南中地区的统治情况。
三国时期的“南中”,包括了今天的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就在这里设立了四郡,并以犍为郡南部为属国,形成了“四郡一属国”的统治局面。
但无论是东西汉还是蜀汉王朝,在这里的统治力度都很薄弱,当地的大权主要在“大姓”(汉族豪强)“夷帅”(少数民族首领)手里,各个豪强部落间的矛盾错综复杂,叛乱长期不停。而被诸葛亮收服的孟获,其实只是“夷帅”之一。
这样的情况下,对于蜀汉王朝来说,只要南中地区不乱,那就是特大利好。至于危难时刻来救援?那真是很难指望。
而且,就算当时的孟获,真的在南中一呼百应,铁了心来救援蜀汉,那恐怕更是有心无力。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吸取了南中历次叛乱的教训。一方面抽走当地的蜀汉驻军与官吏,另一面却又抽调南中的“大姓”“夷帅”来成都任职。
官居御史中丞的孟获就是典型例子,这些在南中当地颇有影响的人物,进入蜀汉政权高层后,自然就成了南中稳定的保障,但南中的地方豪强头脑,也因此被抽空。
与此同时,诸葛亮还在南中地区大量征兵,前后将上万“南中劲卒”编入蜀汉官军,号称“飞军”。这些军队成为了蜀汉军队的新鲜血液,增强了蜀汉的北部国防。
但与此同时,南中各大“大姓”“夷帅”麾下的军队,基本都已抽空,用来自保或许还行,去硬杠曹魏精锐?基本就是以卵击石。
所以,到了蜀汉亡国的那一刻,不管有没有孟获,都挽救不了这个结局。但虽说正史里的孟获生卒年不详,野史里却还流传着孟获的其他传说,比较有名的一桩是:投降的蜀汉后主刘禅被押到洛阳后,担心故主安危的孟获,每年都要来看望刘禅一次。
憨直的他每次见到刘禅,都要拿大秤给刘禅“过磅”,只要刘禅体重轻了,他就找晋武帝一顿吵闹。为求他别闹,晋武帝干脆天天给刘禅喂甜食,中原名吃“豌豆糯米饭”就因此诞生了……
如此脑洞奇特的传说,却也见证了一段实打实的真相:“七擒孟获”后,以孟获为代表的南中“大姓”“夷家”,那百分百的忠诚。
而这,也恰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一件常被后人忽略,却无比伟大的功业——对西南大地的开发建设。
在好些“历史票友”眼里,诸葛亮南征这事儿,似乎是“收服孟获”后就结束了。但接下来,一心兴复汉室的诸葛亮,却也为南中地区的开发建设呕心沥血。
除了以“封官”“调兵”等方式排除“南中叛乱”的隐患外,他更在当地进行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特别是汉地先进的水利工程,他更修到了云南地区。
云南当地今天依然把水利工程称为“诸葛堰”,大批原本居住山林的各族部落群众,从此搬迁到平地,开始农耕生活。
与此同时,牛耕、纺织等先进的生产技术,也源源不断传入南中地区。直到今天,佤族群众间还流传着“诸葛亮赠水稻”的传说,傣族群众也津津乐道着“诸葛亮送耕牛”的事儿,
甚至当地一些野菜也被称为“诸葛菜”,村民织出的锦叫做诸葛锦,西南各族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节,都是“到处有诸葛亮”。
正是在这“到处有诸葛亮”的景象下,一个奇迹悄然出现了:自东汉中后期起叛乱不断、内乱更不停的南中地区,自诸葛亮“七擒孟获”后,实现了长久的和平。
曾经叛乱成常态的南中“大姓”“蛮帅”,大多从此保持着对中央政府百分百的忠诚,成为此后中国历代王朝的西南屏障。这,可以说是一生鞠躬尽瘁的诸葛亮,留给后人的宝贵政治遗产。
而壮志未酬的诸葛亮,也从此得到了西南各族同胞超越历史的恒久怀念:从三国年间起,纪念诸葛亮的庙宇开始遍布西南各地,史称“戎夷野祀”。
不但各族群众的生活与传说里“到处是诸葛亮”,“诸葛亮”这几个字,也成了许多西南民族崇敬的“诸葛阿公”。
而捍卫国土,保卫边疆,在他们看来,更是“诸葛阿公”带来的教诲。
特别是在苦难的近代史上,当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侵略触角,染指到西南大地时,西南各族群众也一次次以“诸葛阿公”的名义歃血盟誓,然后手持简陋的武器,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拼杀!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但作为故事另一方的孟获,似乎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野蛮”形象出场后,就消失了。
孟获既然诚心归顺蜀汉,为什么后来不派兵支援诸葛亮北伐呢?
其实,这是因为孟获在历史与小说、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形象差别过于巨大,使得《三国演义》作者在处理孟获这一人物时,也显得有些前后矛盾。
要想了解孟获形象差异差别悬殊的根源,还要先从孟获本人的民族背景说起。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虽未点明孟获的民族身份,但我们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也可以看出孟获并非汉人。
事实上,根据现代民族分类来看,孟获应当属于彝族。
早在20世纪,民族学者即前往云南进行考察,并通过对当地彝族百姓的调研得出了孟获是彝族“先祖”的结论。孟获是汉名,他的彝族名字叫作“节朵阿问”,有机智、灵活的含义!
三国时期,彝族生产力较为落后,百姓生活勉强维持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