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0章:争一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汉末三国,烽火连天,幽州在公孙瓒管辖之下开启了乱世争霸模式。论地盘,幽州含北京地区,河北北部,辽宁南部,朝鲜西北部。
公孙瓒曾对袁绍放话:“当今四方虎争,无有能坐吾城下相守经年者明矣,袁本初其若我何!”
“四世三公”怎么了,冀州在你手里又怎么了,你能把老子怎么样?
那个时候的公孙瓒是有底气的,能够每天吓唬吓唬袁绍,傲视一下周边,顺带警告一下少数民族鲜卑和乌丸。
令他不服气的是幽州一哥是刘虞,不管公孙瓒怎么努力,还是个老二。
公孙瓒的思维模式是:幽州一哥应该是我!这样想也没错,就连“反董联盟”这么个小破民间组织,袁绍和曹操也想在盟主的位子旁矫情一下。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一哥,公孙瓒你凭什么?!
公孙瓒觉得,论血统,俺也不差。
东汉是个讲背景,讲家世的氛围,凡事要论资排辈。公孙瓒的老师是幽州大儒卢植,往来无白丁,学生要有钱有名望。
横向比较一下,卢植的学生有蜀汉昭烈刘皇叔,大将军何进门下八校尉、北方一哥入选热门袁绍和曹操。公孙瓒和他们是不是同一届先不管,至少都是同一层次的,否则也进不去卢植的师门,连填表格面试的资格都拿不到。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公孙瓒的姓氏“公孙”,规格相当高,高过汉室老刘家族。公孙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始祖是黄帝轩辕,后来改姓姬,不过到了春秋时期又续上了。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周制嫡长子继承原则,继位的是太子,其他儿子都称呼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
反正东汉末年的这位公孙瓒血统特高特贵,其家世二千石,妥妥的封疆大吏俸禄。
但是呢,这话得两说,现在是刘家的天下,幽州一哥让皇亲刘虞来当没毛病。关于血统,可参考刘备皇叔,身份在那里摆着,就算带着两个兄弟四处找地盘求收留,可还是汉室法定继承人备选。
姓氏上输了一道,公孙瓒的身份还是个庶出。“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公孙瓒的仕途只能从低级职员开始。想出人头地,要么捐前程,要么挣军功。
公孙瓒一直努力攒资本,可是努力的又不是你一个,大家都没闲着,就连人烟较少的西凉马腾也想往内地发展。
公孙瓒因为庶出的关系,从小在豪门大家庭受尽白眼,所以在用人方面跑偏。
“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这孩子像个心理扭曲的逆子,专跟世家名士对着干,谁豪门收拾谁,谁草根提拔谁,爱谁谁!
横向比较一下,曹操也不喜欢士族,因为他们挡路。当然,士族也看不起曹操,嫌他土鳖。曹操杀过名士边让、孔融,让社会言论噤声。孙权父子也收拾士族,本地“顾,陆,朱,张”四大家族被压得抬不起头,一路跌停。
喜欢草根也没错,老祖宗刘邦就是个混子,喜欢贩夫走卒。樊哙就是个杀猪的,夏侯婴养马,灌婴卖布,可他们都是开国功臣。英雄不论出处么!
但是呢,这话得两说。曹操杀名士,却也用荀令君、清河崔氏,刘邦善待张良,孙权重用陆逊。公孙瓒呢,一竿子扫过去,团灭!
东汉社会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势力强大,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汉末诸侯的形成和发展,大部分都是依靠这两种力量来维系,荆州的刘表、中原的袁绍都是如此。公孙瓒看不透这一点,自毁根基。
更绝的是,公孙瓒喜欢打土豪,“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之富贵,皆自以为职当得之,不谢人善也。”
历史评价公孙瓒用的人“类多庸儿”,其中三个受重用的人是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还拜了把子。
公孙瓒用这类人打天下本身就是危险举动,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评述:“(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在汉代社会环境下,这三人连“良家子”都算不上,可见其社会地位低下。
有地位的得罪惨了,手里的人没号召力,公孙瓒拿什么争一哥。
“胡夷难御,当因不宾而讨之,”公孙瓒主张穷追猛打,以武解决。
“今加财赏,必益轻汉,效一时之名,非久长深虑。”这话也没错。
横向比较一下,和亲政策那么多年,大匈奴照样烧杀抢劫。还是汉武帝的策略好使,一通暴打完事。
公孙瓒喜欢身骑白马、手持长矛带头冲向少数民族,弄得边境少数民族确实怕了他。“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但是呢,这话得两说。少数民族骑兵也不是泥捏的,一样会拼死反抗,兔子急了乱咬人,狗急了咬得更凶。大汉的政策还是打完了坐下来喝茶谈话,这样才能相安无事。幽州一哥刘虞的安抚政策就很管用,乌桓丘力居等外族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
公孙瓒偏偏唱反调,把少数民族的使者杀了,连刘虞送的礼物都抢了。
在汉末的乱世来临之际,能玩命是个优点,但是如果只是能玩命,那一样是没有出路的。
猎鹿嘛,就得逐,可是也得动动脑子,一通瞎跑猛射也是不行的。公孙瓒想当老大,就不能只有猎户的思维。
公孙瓒从卢植文化学院一毕业,就跟刘备几位同学参加了“打董卓,分田地”。曹操和孙坚是真心去打董卓的,公孙瓒却动起了歪脑子,连十几路诸侯一块儿打,一路吊打,除了幽州大部分地区,公孙瓒还占领了冀州、青州各一部,自己派驻刺史。
横向比较一下,刘备三兄弟闲得玩儿错大地还山呼“主公”,相当滴有理想;曹操还是袁绍的小弟,天天琢磨着出去单干,后来当了北方一哥还想着征伐乌桓,拾掇南匈奴呢;袁绍寻思推举刘虞当代理皇帝(劝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也想玩儿个挟天子的把戏。
天下就是打出来的,公孙瓒的吊打策略是没错的,谁让周边诸侯都是怂包呢。
打仗嘛,有攻免不了有守,能攻会守方成大器。公孙瓒逐鹿中原不顺,歇了,“瓒遂还幽州,不敢复出。”
这个也没错,公孙瓒筑高楼、屯万谷,确实害得袁绍折腾好几年。
横向比较一下,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董卓也曾在郿坞筑堡,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关东诸侯能怎样?要不是吕布反水,谁能拿他有辙。多少年后,朱元璋拉出横幅“广积粮、缓称王”,大概遵从了老前辈公孙瓒的“诸营楼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汉末三国,烽火连天,幽州在公孙瓒管辖之下开启了乱世争霸模式。论地盘,幽州含北京地区,河北北部,辽宁南部,朝鲜西北部。
公孙瓒曾对袁绍放话:“当今四方虎争,无有能坐吾城下相守经年者明矣,袁本初其若我何!”
“四世三公”怎么了,冀州在你手里又怎么了,你能把老子怎么样?
那个时候的公孙瓒是有底气的,能够每天吓唬吓唬袁绍,傲视一下周边,顺带警告一下少数民族鲜卑和乌丸。
令他不服气的是幽州一哥是刘虞,不管公孙瓒怎么努力,还是个老二。
公孙瓒的思维模式是:幽州一哥应该是我!这样想也没错,就连“反董联盟”这么个小破民间组织,袁绍和曹操也想在盟主的位子旁矫情一下。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一哥,公孙瓒你凭什么?!
公孙瓒觉得,论血统,俺也不差。
东汉是个讲背景,讲家世的氛围,凡事要论资排辈。公孙瓒的老师是幽州大儒卢植,往来无白丁,学生要有钱有名望。
横向比较一下,卢植的学生有蜀汉昭烈刘皇叔,大将军何进门下八校尉、北方一哥入选热门袁绍和曹操。公孙瓒和他们是不是同一届先不管,至少都是同一层次的,否则也进不去卢植的师门,连填表格面试的资格都拿不到。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公孙瓒的姓氏“公孙”,规格相当高,高过汉室老刘家族。公孙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始祖是黄帝轩辕,后来改姓姬,不过到了春秋时期又续上了。各国诸侯不论爵位大小,多喜欢称公。按周制嫡长子继承原则,继位的是太子,其他儿子都称呼公子,公子的儿子则称公孙。
反正东汉末年的这位公孙瓒血统特高特贵,其家世二千石,妥妥的封疆大吏俸禄。
但是呢,这话得两说,现在是刘家的天下,幽州一哥让皇亲刘虞来当没毛病。关于血统,可参考刘备皇叔,身份在那里摆着,就算带着两个兄弟四处找地盘求收留,可还是汉室法定继承人备选。
姓氏上输了一道,公孙瓒的身份还是个庶出。“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公孙瓒的仕途只能从低级职员开始。想出人头地,要么捐前程,要么挣军功。
公孙瓒一直努力攒资本,可是努力的又不是你一个,大家都没闲着,就连人烟较少的西凉马腾也想往内地发展。
公孙瓒因为庶出的关系,从小在豪门大家庭受尽白眼,所以在用人方面跑偏。
“衣冠善士,名在其右者,必以法害之,有材秀者,必抑困使在穷苦之地。”这孩子像个心理扭曲的逆子,专跟世家名士对着干,谁豪门收拾谁,谁草根提拔谁,爱谁谁!
横向比较一下,曹操也不喜欢士族,因为他们挡路。当然,士族也看不起曹操,嫌他土鳖。曹操杀过名士边让、孔融,让社会言论噤声。孙权父子也收拾士族,本地“顾,陆,朱,张”四大家族被压得抬不起头,一路跌停。
喜欢草根也没错,老祖宗刘邦就是个混子,喜欢贩夫走卒。樊哙就是个杀猪的,夏侯婴养马,灌婴卖布,可他们都是开国功臣。英雄不论出处么!
但是呢,这话得两说。曹操杀名士,却也用荀令君、清河崔氏,刘邦善待张良,孙权重用陆逊。公孙瓒呢,一竿子扫过去,团灭!
东汉社会世家大族、地方豪强的势力强大,渗入社会的每个角落。汉末诸侯的形成和发展,大部分都是依靠这两种力量来维系,荆州的刘表、中原的袁绍都是如此。公孙瓒看不透这一点,自毁根基。
更绝的是,公孙瓒喜欢打土豪,“今取衣冠家子弟及善士之富贵,皆自以为职当得之,不谢人善也。”
历史评价公孙瓒用的人“类多庸儿”,其中三个受重用的人是卜数师刘纬台、贩缯李移子、贾人乐何当,还拜了把子。
公孙瓒用这类人打天下本身就是危险举动,根据《史记·李将军列传》评述:“(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也。”在汉代社会环境下,这三人连“良家子”都算不上,可见其社会地位低下。
有地位的得罪惨了,手里的人没号召力,公孙瓒拿什么争一哥。
“胡夷难御,当因不宾而讨之,”公孙瓒主张穷追猛打,以武解决。
“今加财赏,必益轻汉,效一时之名,非久长深虑。”这话也没错。
横向比较一下,和亲政策那么多年,大匈奴照样烧杀抢劫。还是汉武帝的策略好使,一通暴打完事。
公孙瓒喜欢身骑白马、手持长矛带头冲向少数民族,弄得边境少数民族确实怕了他。“义之所至,生死相随!苍天可鉴,白马为证!”
但是呢,这话得两说。少数民族骑兵也不是泥捏的,一样会拼死反抗,兔子急了乱咬人,狗急了咬得更凶。大汉的政策还是打完了坐下来喝茶谈话,这样才能相安无事。幽州一哥刘虞的安抚政策就很管用,乌桓丘力居等外族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归附。
公孙瓒偏偏唱反调,把少数民族的使者杀了,连刘虞送的礼物都抢了。
在汉末的乱世来临之际,能玩命是个优点,但是如果只是能玩命,那一样是没有出路的。
猎鹿嘛,就得逐,可是也得动动脑子,一通瞎跑猛射也是不行的。公孙瓒想当老大,就不能只有猎户的思维。
公孙瓒从卢植文化学院一毕业,就跟刘备几位同学参加了“打董卓,分田地”。曹操和孙坚是真心去打董卓的,公孙瓒却动起了歪脑子,连十几路诸侯一块儿打,一路吊打,除了幽州大部分地区,公孙瓒还占领了冀州、青州各一部,自己派驻刺史。
横向比较一下,刘备三兄弟闲得玩儿错大地还山呼“主公”,相当滴有理想;曹操还是袁绍的小弟,天天琢磨着出去单干,后来当了北方一哥还想着征伐乌桓,拾掇南匈奴呢;袁绍寻思推举刘虞当代理皇帝(劝虞领尚书事,承制封拜),也想玩儿个挟天子的把戏。
天下就是打出来的,公孙瓒的吊打策略是没错的,谁让周边诸侯都是怂包呢。
打仗嘛,有攻免不了有守,能攻会守方成大器。公孙瓒逐鹿中原不顺,歇了,“瓒遂还幽州,不敢复出。”
这个也没错,公孙瓒筑高楼、屯万谷,确实害得袁绍折腾好几年。
横向比较一下,经验丰富的老干部董卓也曾在郿坞筑堡,高厚七丈,与长安城相埒,“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关东诸侯能怎样?要不是吕布反水,谁能拿他有辙。多少年后,朱元璋拉出横幅“广积粮、缓称王”,大概遵从了老前辈公孙瓒的“诸营楼千里,积谷三百万斛,食此足以待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