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亿万富豪从相亲系统开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825章:励精图治安良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大臣们听了以后,差点没被吓死。柔然骑兵强大,且地域广袤,没点实力根本打不赢。可崔浩又跑出来唱反调了,他们偏偏赞成拓跋焘的想法:刘宋内乱,元气大伤,现在要不收拾一下柔然,等刘宋缓过气儿来,我们就真的腹背受敌了!

  崔浩舌战群儒之下,把周围所有大臣都给击退了,终于给了拓跋焘攻打柔然的决心。临行前,崔浩为拓跋焘部署好了战略方针,使得拓跋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迫使柔然和亲求饶。

  在崔浩的辅佐下,太武帝拓跋焘陆续完成了北方绝大多数地盘的统一,拓跋焘站在地图跟前放眼望去,哟呵,咋西北角还有个怂货呢?这个怂货就是北凉。

  拓跋焘这回讨伐北凉,大家应该没啥反对了吧?结果依旧是一片反对之声。原来反对的主力军是曾经多次出使北凉的安西将军李顺。

  李顺这哥们收了北凉不少钱,所以一直在为北凉说好话,甚至表示北凉那地方没水喝,马到了那里就得渴死!

  崔浩在一旁拿了本《汉书》就翻了起来:老兄,你说瞎话也看一下史书啊,《汉书》里记载的非常清楚,北凉那地方水草丰茂,物产丰富,绝对是天府之国。我看你肯定是收了不少钱吧?

  拓跋焘也不想听他们争辩了,二话不说带兵出征,结果果然发现北凉真是个好地方。从此以后,崔浩就成了拓跋焘最信任的大臣。

  崔浩在拓跋焘的人生中,实在是太重要了,完成北方统一的过程中,崔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拓跋焘对崔浩的器重,超过了所有人,基本所有军国大事,都要跟崔浩一起商量。而崔浩本人也可以自由地出入拓跋焘的寝宫。

  为了彰显崔浩的功绩,拓跋焘甚至给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让他修史!拓跋焘叮嘱崔浩:一定要实话实说,别忽悠后人!

  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起来的,说实话,过去他们在辽东那儿,长期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哪有什么正经历史可以写呢?要是把那些残忍的过程如实写下来,还不得掉脑袋?

  本来拓跋焘只是希望把这套北魏国史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看看,结果崔浩这帮人完工以后,居然将其刻在了石碑之上,还搞了一个碑林。

  这下完犊子了,由于是秉笔直书,所以北魏拓跋氏昔日的那些黑历史全都在石碑上得以现场直播,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拓跋氏的老脸都被这套国史给丢尽了。

  拓跋焘得知以后,差点没被气死,连忙把崔浩给抓了,并且亲自询问他:老叔,我们家对你不薄啊!你为啥要这么干啊?

  崔浩支支吾吾,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种态度使得拓跋焘彻底心灰意冷,他认为崔浩这是故意的,因此崔浩的死期也就不远了。

  崔浩被杀那一天,场面非常惨,几十个卫兵朝着崔浩身上撒尿,导致崔浩一路哀嚎,此前还没有这种高级官吏,受到过如此屈辱的。

  崔浩之死,直接引发了一场屠戮,清河崔氏、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等各大士族,全受到牵连而被灭族。看来北方士族赌输了,被人家一波团灭了。(果然是墙倒众人推……果然如此……悲催了……崔浩……)

  崔浩的悲剧,其实是鲜卑部和汉士族之间的矛盾爆发了而已。

  早年拓跋焘这丫盖吴起义时,崔浩曾经举报,寺庙里藏有大量武器。崔浩是很反感佛教的,而拓跋焘觉得寺庙藏武器,这不是要谋反吗?于是开始了著名的北魏太武帝灭佛活动。

  而拓跋焘的太子拓跋晃虽然跟崔浩关系不错,可他是很信奉佛教的,自此拓跋晃以及很多鲜卑贵族对崔浩恨之入骨。

  此外,崔浩主张,应该按照汉人的门第思想,重新规定北魏贵族们的等级。这事儿看似轻松,实际上一点儿也不简单。毕竟过去鲜卑各贵族都觉得自己是北魏最高层次的贵族,如今却要被崔浩编排,你这不是找抽呢嘛!

  恰好鲜卑拓跋部,又是五胡乱华中,最后一个接触汉文化的家族,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汉文化,如今崔浩这么一搞,不是自掘坟墓嘛!

  所以说,崔浩的悲剧,其实就是过于心急地想要进行一场文化融合的改革,结果适得其反。毕竟拓跋氏刚到中原才几十年,这事儿得慢慢来。只可惜崔浩此前从无失算,却没能算到自己和家族会落得这种下场……

  南北朝后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三足鼎立”时期。

  公元534年,曾经强大的北魏一分为二,西魏、东魏并立,宇文泰与高欢针尖对麦芒、常年殊死对抗;同时,南边则有对这一局面喜闻乐见的萧氏梁朝。

  在初期,北周是毫无疑问的最弱一方。先看它的对手:

  当时的南朝梁正处在史上最好时期。

  一方面,自从北魏孝文帝死后,一度让南朝喘不过气的北魏走上了下坡路,让刚刚建立的梁朝对外军事压力大为减弱。

  而初期的梁武帝萧衍也比较励精图治,他扭转弊政、提倡节俭、博采众议、选拔人才,实行温和的对内政策,大力发展国内的经济和文化。那时的南朝各地,要么“江湖诸州并得休息,仓廪充实”,要么“襄阳左右,田土肥良,桑梓野泽,处处而有”,或者是“姑熟饶旷……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字高薨,阡陌如绣”。

  另一方面,随着北魏末年陷入内乱,南梁大举北伐,一度收复淮北多地,并夺取汉中,在三国对峙格局中一度处于有利地位。

  如果说南梁经济最强,那么东魏则是综合实力方面的龙头。它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两方面:

  其一,东魏的统治核心地区是冀州。十六国以来,北方战火激烈、政权更迭频繁,无数曾经富庶的地区饱受摧残。在北魏统一北方后的百余年中,冀州作为统治中心,成了最为发达之地,它号称“国之仓储”,强盛的物质基础面对南朝也不遑多让。

  其二,高欢作为鲜卑化的汉人,拥有双重文化背景,特别“善抚夷夏”。他采取了一种妥协调和的折中策略,一方面推行民族调和政策,以“鲜卑为客,为汝击贼;汉人为奴,为汝耕作”的比喻,缓和了一度激化的矛盾;同时,他任人以才,广泛接纳各民族顶尖人物,比如鲜卑的尉景、厍狄干,汉族士人高昂、封隆之,高车人斛律金,匈奴人破六韩常、万俟普,羯人侯景等等。

  由于这种团结各种群体的气魄与能力,相比较之前简单粗暴的尔朱氏,高欢在北方深得人心,连西魏宇文氏也坦陈:“高欢之抚河北,甚得众心,虽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