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前篇六十 无局相弈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二公子,你猜萧大人此番回京会如何奏报圣上?”萧瑀走后的第二天,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夫妇、柴紹夫妇在与李世民商讨完灾区善后事宜后,杜如晦冷不丁的问了李世民一句。
灾情已过去第十天,决口后的遗留下的黄河河水也被李靖柴紹率人引流成功,此时灾情基本已被完全控制,萧瑀也在两天前离开河东郡回京复命去了。但萧瑀走后,在灾情一事上松懈下来的房玄龄与杜如晦,却对萧瑀回京后的事更关心起来。因为他们俩对李家在这次赈灾中的表现还是认同的,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李家在关陇一带的势力影响,而这种局面他们不信萧瑀会看不到。
“此番我李家赈灾有功,圣上理当嘉奖吧!”李世民还没说话,李秀宁见却先表了态。因为她认为这次李家的功劳是明摆着的,非但河东郡百姓,就见各处官员都无不对李家感恩戴德。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杜如晦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致使柴紹、李靖以及李淳风都不约而同的望向了他。
“二公子,依你看,此番灾情为何得以迅速控制?”杜如晦又问向了李世民。这当然不是他有意为难李世民,而是李世民在此次赈灾中的表现让他十分赞赏。这次赈灾,他和房玄龄虽然是临危受命统筹全局,但李世民可并不了解他们二人。可即使如此,李世民在到来后,却并没有对他们二人的安排有何怨言,可见李世民对如何赈灾,也是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的,只是他和房玄龄的做法刚好与李世民相同,李世民才没有多说什么。一个外戚公子,却甘居人后,是当真有如此胸襟?还是要事后居功?现在救灾初见成效,也正是见其真品性的时候?若是前者,那李世民的品性当真是世间少有了。
“其一,当是三妹维稳之功,若不是三妹四处奔走,于第一时间筹集物资维系住民生,恐怕百姓早已生乱。其二,当是朝廷赈济及时,广通仓掌令高大人因时就势,及时放粮,百姓生计才得以保障。其三,自是诸位之功。”李世民说到这里,又接连对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夫妇以及李淳风依次拜谢道:“若非几位统筹得当,此次灾情莫说十日,就是再过十日,恐怕也难终了。”
“二公子太过谦了!”在听了李世民的话后,杜如晦满意的看了看房玄龄,却见房玄龄也正看着他,两人会心一笑之后,杜如晦才又继续说道:“说到朝廷赈济及时,还不是二公子亲自去广通仓押送来粮米,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民生问题。二公子如今只言他人功绩,却不提自己的付出,如此品性,才是难能可贵啊!”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些粮米上!”此时,房玄龄紧跟着插了一句话,说得柴紹等人一头雾水。但好在房玄龄也没继续卖关子,而是问向李世民道:“敢问二公子是如何令高大人开仓放粮的?”
结果他这一问,李世民当即明白了杜如晦那句话的含义。因为他来时,他父亲李渊就和他讲述过。这些年来,他们李家一直在韬光养晦,怕的就是引起朝廷注意,再度被推上十八子的风口浪尖上,而这次眼见百姓遭难,他父亲才不得不让他去广通仓求助高士廉,只是这样一来,多年韬光之功,恐怕也要暴露于世。
“那依先生所说,李家这次救灾还救错了?”萧灼虽然精于道法玄通,但对于这些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他想的还真没那么深。
“救灾自是没错,若只言救灾一事,李家的贡献,即使是萧大人也不会否认。”房玄龄说着,也看向了李世民,此时他和杜如晦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二公子,你猜萧大人此番回京会如何奏报圣上?”萧瑀走后的第二天,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夫妇、柴紹夫妇在与李世民商讨完灾区善后事宜后,杜如晦冷不丁的问了李世民一句。
灾情已过去第十天,决口后的遗留下的黄河河水也被李靖柴紹率人引流成功,此时灾情基本已被完全控制,萧瑀也在两天前离开河东郡回京复命去了。但萧瑀走后,在灾情一事上松懈下来的房玄龄与杜如晦,却对萧瑀回京后的事更关心起来。因为他们俩对李家在这次赈灾中的表现还是认同的,但同时他们也看到了李家在关陇一带的势力影响,而这种局面他们不信萧瑀会看不到。
“此番我李家赈灾有功,圣上理当嘉奖吧!”李世民还没说话,李秀宁见却先表了态。因为她认为这次李家的功劳是明摆着的,非但河东郡百姓,就见各处官员都无不对李家感恩戴德。
“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杜如晦发出了一声由衷的感叹,致使柴紹、李靖以及李淳风都不约而同的望向了他。
“二公子,依你看,此番灾情为何得以迅速控制?”杜如晦又问向了李世民。这当然不是他有意为难李世民,而是李世民在此次赈灾中的表现让他十分赞赏。这次赈灾,他和房玄龄虽然是临危受命统筹全局,但李世民可并不了解他们二人。可即使如此,李世民在到来后,却并没有对他们二人的安排有何怨言,可见李世民对如何赈灾,也是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的,只是他和房玄龄的做法刚好与李世民相同,李世民才没有多说什么。一个外戚公子,却甘居人后,是当真有如此胸襟?还是要事后居功?现在救灾初见成效,也正是见其真品性的时候?若是前者,那李世民的品性当真是世间少有了。
“其一,当是三妹维稳之功,若不是三妹四处奔走,于第一时间筹集物资维系住民生,恐怕百姓早已生乱。其二,当是朝廷赈济及时,广通仓掌令高大人因时就势,及时放粮,百姓生计才得以保障。其三,自是诸位之功。”李世民说到这里,又接连对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夫妇以及李淳风依次拜谢道:“若非几位统筹得当,此次灾情莫说十日,就是再过十日,恐怕也难终了。”
“二公子太过谦了!”在听了李世民的话后,杜如晦满意的看了看房玄龄,却见房玄龄也正看着他,两人会心一笑之后,杜如晦才又继续说道:“说到朝廷赈济及时,还不是二公子亲自去广通仓押送来粮米,才从根本上解决了民生问题。二公子如今只言他人功绩,却不提自己的付出,如此品性,才是难能可贵啊!”
“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些粮米上!”此时,房玄龄紧跟着插了一句话,说得柴紹等人一头雾水。但好在房玄龄也没继续卖关子,而是问向李世民道:“敢问二公子是如何令高大人开仓放粮的?”
结果他这一问,李世民当即明白了杜如晦那句话的含义。因为他来时,他父亲李渊就和他讲述过。这些年来,他们李家一直在韬光养晦,怕的就是引起朝廷注意,再度被推上十八子的风口浪尖上,而这次眼见百姓遭难,他父亲才不得不让他去广通仓求助高士廉,只是这样一来,多年韬光之功,恐怕也要暴露于世。
“那依先生所说,李家这次救灾还救错了?”萧灼虽然精于道法玄通,但对于这些官场上的勾心斗角,他想的还真没那么深。
“救灾自是没错,若只言救灾一事,李家的贡献,即使是萧大人也不会否认。”房玄龄说着,也看向了李世民,此时他和杜如晦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