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黄鼠狼讨封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工细致,周身看不出有什么铜渣锯痕,只是那韦陀杵杵在了地上,要背起来的话,只有从身后试试。
也怪我,没有交代清楚。
看过仪轨才知道,这韦陀杵的位置,也是有含义和说法的。
韦陀杵扛在肩上,是说这个寺庙是大庙丛林,可以招待云游和尚在此免费吃住三天;平端在手中,则说该寺庙为中等规模,只可招待云游和尚在此免费吃住一天;若是韦陀杵杵在地上,那么云游和尚进门拜过佛祖菩萨,就自行告退吧,因为该庙是子孙小庙,无力接待云游和尚免费吃住。
李大宝陪同来送韦陀的民夫进去拜完观音,送他们离开,见我还在端详韦陀,轻声说道:“大师,十五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参拜,是否需要准备舍粥?”
“你看着安排吧。”说完,我试着搬动韦陀像,发现还是很有些吃力的。
还需要加强锻炼啊。
四月十四日,李大宝找来几个佃户,提前准备锅灶大米、香烛蒲团等一应物品,约好次日卯时开火熬粥,迎接香客。
不得不说,李大宝真是一个好管家,僧俗二事都被他安排得有条不紊,我念经拜佛,锻炼身体之外,就是一个甩手二掌柜一般的存在,什么都不用操心,悠然自得。
但是,这种状况只是短暂的。
四月十五日,大雾,周围百姓前来敬香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反而空前高涨。
辰时开始,四面八方的香客纷至沓来,我一时间疲于应付,陪着一波又一波的香客反复拜观音,叮嘱他们记得常念大慈大悲观世音佛号,有余力的还可以诵念六字法咒,驱邪助善,增长功德。
幸亏李大宝准备充分,竟然让上午来的香客都能喝到大米粥,香烛也足够他们敬奉用度。
我着实佩服。
说来也怪,怎么小小的青远县,香客的口音却都不相同,有山西的,四川的,还有一些说不上什么地方的方言,叽叽喳喳的,倒好像这里不是一座县城,而是什么大的城市中心,商路通畅,人员来往频繁。
¬¬------(我是分割线)
我曾经也对青远市居民的口音进行过研究,一境之内,同一个物件,至少有十种称呼,即使在现代,“十里不同风”这种现象也依然存在。
相同的节日,两个相邻村子之间的风俗习惯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后来翻阅县志,才知道,原来,青远市在元末明初,就已经民力空虚,洪武元年开始,陆续从各省往青远市移民,才有了现在的人口数量。
也正因为大规模的移民,四海五湖的人民聚在这里,交流方式渐渐磨合,才促成了青远市人民现在的方言,其表述最接近普通话,让外地人可以比较容易听懂。
一个青远市人,即使没有学过普通话,只要他去一个普通话语境,说话速度适中,对方通常可以听懂他百分之九十的内容。
这大概就是历史移民城市的一个好处吧。
------(我也是分割线)
中午时分,雾渐渐散去,有一个中年道长,也看过布告,慕名而来。
看看几人在树下有条不紊的舍粥,道长捻着胡须,点点头,走进观音殿,自行拜过观音菩萨,便来东厢房寻我。
此时,正有一位香客,和我坐在茶几前喝茶,向我述说他来此路上的奇怪遭遇。
香客姓郑,名叫阿大,身穿青色短衣,头裹一方泥色圆巾,从东而来。
路上雾大,前后左右看不清楚,走到好像一个路口处,有一个五短身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工细致,周身看不出有什么铜渣锯痕,只是那韦陀杵杵在了地上,要背起来的话,只有从身后试试。
也怪我,没有交代清楚。
看过仪轨才知道,这韦陀杵的位置,也是有含义和说法的。
韦陀杵扛在肩上,是说这个寺庙是大庙丛林,可以招待云游和尚在此免费吃住三天;平端在手中,则说该寺庙为中等规模,只可招待云游和尚在此免费吃住一天;若是韦陀杵杵在地上,那么云游和尚进门拜过佛祖菩萨,就自行告退吧,因为该庙是子孙小庙,无力接待云游和尚免费吃住。
李大宝陪同来送韦陀的民夫进去拜完观音,送他们离开,见我还在端详韦陀,轻声说道:“大师,十五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参拜,是否需要准备舍粥?”
“你看着安排吧。”说完,我试着搬动韦陀像,发现还是很有些吃力的。
还需要加强锻炼啊。
四月十四日,李大宝找来几个佃户,提前准备锅灶大米、香烛蒲团等一应物品,约好次日卯时开火熬粥,迎接香客。
不得不说,李大宝真是一个好管家,僧俗二事都被他安排得有条不紊,我念经拜佛,锻炼身体之外,就是一个甩手二掌柜一般的存在,什么都不用操心,悠然自得。
但是,这种状况只是短暂的。
四月十五日,大雾,周围百姓前来敬香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反而空前高涨。
辰时开始,四面八方的香客纷至沓来,我一时间疲于应付,陪着一波又一波的香客反复拜观音,叮嘱他们记得常念大慈大悲观世音佛号,有余力的还可以诵念六字法咒,驱邪助善,增长功德。
幸亏李大宝准备充分,竟然让上午来的香客都能喝到大米粥,香烛也足够他们敬奉用度。
我着实佩服。
说来也怪,怎么小小的青远县,香客的口音却都不相同,有山西的,四川的,还有一些说不上什么地方的方言,叽叽喳喳的,倒好像这里不是一座县城,而是什么大的城市中心,商路通畅,人员来往频繁。
¬¬------(我是分割线)
我曾经也对青远市居民的口音进行过研究,一境之内,同一个物件,至少有十种称呼,即使在现代,“十里不同风”这种现象也依然存在。
相同的节日,两个相邻村子之间的风俗习惯都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后来翻阅县志,才知道,原来,青远市在元末明初,就已经民力空虚,洪武元年开始,陆续从各省往青远市移民,才有了现在的人口数量。
也正因为大规模的移民,四海五湖的人民聚在这里,交流方式渐渐磨合,才促成了青远市人民现在的方言,其表述最接近普通话,让外地人可以比较容易听懂。
一个青远市人,即使没有学过普通话,只要他去一个普通话语境,说话速度适中,对方通常可以听懂他百分之九十的内容。
这大概就是历史移民城市的一个好处吧。
------(我也是分割线)
中午时分,雾渐渐散去,有一个中年道长,也看过布告,慕名而来。
看看几人在树下有条不紊的舍粥,道长捻着胡须,点点头,走进观音殿,自行拜过观音菩萨,便来东厢房寻我。
此时,正有一位香客,和我坐在茶几前喝茶,向我述说他来此路上的奇怪遭遇。
香客姓郑,名叫阿大,身穿青色短衣,头裹一方泥色圆巾,从东而来。
路上雾大,前后左右看不清楚,走到好像一个路口处,有一个五短身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