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韦陀堵门 悟尘陷被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惊蛰,万物复苏,虫始动。
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一个蠢蠢欲动的好日子。
观音山下,新任僧、道监事张海,带领青远县六大乡绅,与一众家仆,共一十六人,抬着银钱、贡品、香烛、衣鞋,浩浩荡荡往观音殿信步而行。
一路上谈笑风生,评论山势地情。
六大乡绅,有白云观周围四个村庄的族长,和两个外迁至此的大户,都是奉了张监事的邀请,前来踏青拜观音。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能够跨越地域达成一致的,大概就是文化和信仰。
只要有所传承,有所延续,同样的文字也许发音不同,但是,意思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在华夏文明的土地上,纵然你可以宣传你不是儒、释、道三家任何一门的弟子,但是你平日里的生活,言谈举止,都脱不了其核心思想延续至人们公序良俗的关系,信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那些宣称无信仰的人的生活。
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被推为正教的几大信仰,对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和人类未来,乃至宇宙的研究远远超过其信众理解的程度,更何况不是信众的那部分人。
人类作为一种经验型认知的生物,普通人甚至无法解释自己知道的事物,对于未知事物,更是连描述都有极大的难度,因此,才有教师这个行业。
和尚与道士的本来意义,正是解释其教内事务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
佛家讲,三宝,佛法僧。
僧是佛智慧的传承者,是佛智慧结晶法的传播者,通俗来讲,可以作为解释法的阐教师,但是某些高僧曲解的经典中明确禁止那样做,因为那是对佛智慧的亵渎。
按照那些自诩为高僧的世俗人的理解,普通人又怎么可能解释得了我佛智慧?
所以,照着做就行了。
朝代更替,华夏文明也在更替,人们对三教的理解和信奉的程度也在变化,而态度最为显著和分明的,就是统治阶级。
家天下为背景的封建王朝,儒家始终作为事实上的文化主导,相较之下,佛、道二教就显得比较尴尬,如同戏台上的两个名角儿,谁比较会讨喜,那一朝他便是当红花旦,另一个就要收敛些锋芒。
张正常及时抓住朱元璋想要洗白的心理,一纸上天文书,一个“天运有归”的道符,从民间信仰的角度为其正名,是为大功一件。
作为权力互补和交换,此时的大明,应该是道教的天下。
看着山下的众人,悟尘终于明白,失去的那段记忆里,为什么自己要向朱元璋进言,对天下僧、道等教,要严加管束,并及时与刘伯温共归退隐。
先不论张监事此番来观音殿是何目的,也不论他对修仙之事有多执着,要通过僧、道事务得到什么样的修仙帮助,单是现在道教形势一片大好的环境下,他新上任不去讨好各大道观的住持道长,却大张旗鼓的跑到和尚庙里,无异是要把这和尚庙树成各家公敌。
不仅民间会有说道比较,上到莱州府及以上的衙门,也会加倍注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惊蛰,万物复苏,虫始动。
今天是个好日子,是一个蠢蠢欲动的好日子。
观音山下,新任僧、道监事张海,带领青远县六大乡绅,与一众家仆,共一十六人,抬着银钱、贡品、香烛、衣鞋,浩浩荡荡往观音殿信步而行。
一路上谈笑风生,评论山势地情。
六大乡绅,有白云观周围四个村庄的族长,和两个外迁至此的大户,都是奉了张监事的邀请,前来踏青拜观音。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能够跨越地域达成一致的,大概就是文化和信仰。
只要有所传承,有所延续,同样的文字也许发音不同,但是,意思却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在华夏文明的土地上,纵然你可以宣传你不是儒、释、道三家任何一门的弟子,但是你平日里的生活,言谈举止,都脱不了其核心思想延续至人们公序良俗的关系,信仰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那些宣称无信仰的人的生活。
只是他们不愿意承认罢了。
被推为正教的几大信仰,对人类历史、人类文明和人类未来,乃至宇宙的研究远远超过其信众理解的程度,更何况不是信众的那部分人。
人类作为一种经验型认知的生物,普通人甚至无法解释自己知道的事物,对于未知事物,更是连描述都有极大的难度,因此,才有教师这个行业。
和尚与道士的本来意义,正是解释其教内事务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
佛家讲,三宝,佛法僧。
僧是佛智慧的传承者,是佛智慧结晶法的传播者,通俗来讲,可以作为解释法的阐教师,但是某些高僧曲解的经典中明确禁止那样做,因为那是对佛智慧的亵渎。
按照那些自诩为高僧的世俗人的理解,普通人又怎么可能解释得了我佛智慧?
所以,照着做就行了。
朝代更替,华夏文明也在更替,人们对三教的理解和信奉的程度也在变化,而态度最为显著和分明的,就是统治阶级。
家天下为背景的封建王朝,儒家始终作为事实上的文化主导,相较之下,佛、道二教就显得比较尴尬,如同戏台上的两个名角儿,谁比较会讨喜,那一朝他便是当红花旦,另一个就要收敛些锋芒。
张正常及时抓住朱元璋想要洗白的心理,一纸上天文书,一个“天运有归”的道符,从民间信仰的角度为其正名,是为大功一件。
作为权力互补和交换,此时的大明,应该是道教的天下。
看着山下的众人,悟尘终于明白,失去的那段记忆里,为什么自己要向朱元璋进言,对天下僧、道等教,要严加管束,并及时与刘伯温共归退隐。
先不论张监事此番来观音殿是何目的,也不论他对修仙之事有多执着,要通过僧、道事务得到什么样的修仙帮助,单是现在道教形势一片大好的环境下,他新上任不去讨好各大道观的住持道长,却大张旗鼓的跑到和尚庙里,无异是要把这和尚庙树成各家公敌。
不仅民间会有说道比较,上到莱州府及以上的衙门,也会加倍注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