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东门庆的科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
谢素素哦了一声,却不受乃兄劝告所左右,又问:“庆郎在海上的根基有多深,获利能有多少?”
谢敏学道:“如今东海匪患多如牛毛,这些恶贼连朝廷的诏令也不顾,但我持赖之昔日所赠信物,便能在闽浙之间畅行无阻,你说他的根基如何?至于获利,你看他给你操办的婚礼还不明白么?咱们谢家也算见识不浅,可赖之迎亲时的盛况,你见过没?你听过没?可叹咱们家那些食古不化之辈还总将他当作倒插门而轻他蔑他,当真可笑之极!”
他这句话本无刺谢素素之意,但谢素素却被伤了,心下大感惭愧,忖道:“一子错,满盘输!”这一局输了,下一局可当如何扳回才好?
谢敏学离开后,谢素素沉下心来,忖道:“那女人在海,我在陆,从墨儿所述情状看来,夫君的那些海上部属,大多都向着那女人,我若要夫君心向于我,除了戒我之骄,羁縻他以柔情外,还得设法将夫君留在大陆才是!”因想起兄长的分析,心中不断地盘旋:“大利,大利!比海上更大之利!却有什么?”忽然灵光一闪:“是了!天下大利唯有钱,比钱更大唯有权!夫君在海上虽然豪富强盛,但说到底,不过是亦商亦盗,终非正途!官正而盗邪,士尊而商卑!若我能让夫君改邪归正,离卑归尊,则他自然不会再下海去!”想到这里,计谋已定:“归正归尊之道,唯有科举!”
便让墨儿去请东门康来喝茶,东门庆曾对东门康说自家人不用见外,常拉他穿堂入室,但东门康性子与乃兄绝然不同!虽然东门庆对他亲昵,但他每次到内堂见到嫂子都是谨礼自持,半分不越份。
叔嫂茶毕,谢素素便问起东门庆的功名情况,东门庆是生员一事她本知道,只是不知东门庆入海之后功名可曾被革除,东门康忙道:“哥哥入海一事,我们如何敢禀官?幸亏有外公在上遮荫,我们兄弟几人内外奔走,泉州府衙县衙,识与不识均代为遮掩,故哥哥的功名自今犹存。”
谢素素是大官宦家出身,对科举之事所知甚明,又问:“可夫君他出海三年,料来无法到府学读书,不知府学教授是否见怪?”
东门康道:“这倒也无大碍,咱们东门家在泉州颇有些人脉,只要使些钱,很容易就混过去了。”
原来明代科举与学校制度并行,士子考中为生员之后还需到府、州、县学学习,由学校中的教官管理教导,月有月课,季有季课,岁有岁考,学业成绩过劣者甚至可能被取消参加乡试的资格。这套制度在明初执行得甚是严格,但每下一代,管理便松弛三分,时至今日,许多管理条例都已形同虚设,生员不守规矩乃至作奸犯科者比比皆是。东门家在泉州吏门的势力盘根错节,只要不是遇到一个像海瑞那般执拗的现管官,要在此事上蒙混过关真可谓轻而易举。
谢素素颔首道:“这样说来,夫君是可以参加这次的大比了。”
她所说的大比,就是乡试,大明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因举行时间在秋季,故又称秋闱,八月初九第一场,八月十二第二场,八月十五第三场,三场下来,胜者便为举子,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会试了!时值丙午年,正有一场乡试。
东门康听到这里甚是吃惊,讶然道:“嫂嫂,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谢素素道:“我希望夫君能参加这次秋闱,夺一个举人回来!再参加会试、殿试,就算做不得状元,至少也要做个进士,正正经经地进入仕途!我谢家甲第如云,夫君若只是一个生员,就算再豪富,我回余姚归宁时也总抬不起头来!”
东门康面上不敢嘲笑她,心中却笑她异想天开,道:“嫂嫂,哥哥在八股文章上用功不深,当年虽然过了童子试,但也过得有些勉强,加上这三年在海上颠簸,只怕早把文章之事都丢荒了。再说,他现在去了日本,等回来也要冬季,来不及了。嫂嫂正要让哥哥去考,那也等三年后再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
谢素素哦了一声,却不受乃兄劝告所左右,又问:“庆郎在海上的根基有多深,获利能有多少?”
谢敏学道:“如今东海匪患多如牛毛,这些恶贼连朝廷的诏令也不顾,但我持赖之昔日所赠信物,便能在闽浙之间畅行无阻,你说他的根基如何?至于获利,你看他给你操办的婚礼还不明白么?咱们谢家也算见识不浅,可赖之迎亲时的盛况,你见过没?你听过没?可叹咱们家那些食古不化之辈还总将他当作倒插门而轻他蔑他,当真可笑之极!”
他这句话本无刺谢素素之意,但谢素素却被伤了,心下大感惭愧,忖道:“一子错,满盘输!”这一局输了,下一局可当如何扳回才好?
谢敏学离开后,谢素素沉下心来,忖道:“那女人在海,我在陆,从墨儿所述情状看来,夫君的那些海上部属,大多都向着那女人,我若要夫君心向于我,除了戒我之骄,羁縻他以柔情外,还得设法将夫君留在大陆才是!”因想起兄长的分析,心中不断地盘旋:“大利,大利!比海上更大之利!却有什么?”忽然灵光一闪:“是了!天下大利唯有钱,比钱更大唯有权!夫君在海上虽然豪富强盛,但说到底,不过是亦商亦盗,终非正途!官正而盗邪,士尊而商卑!若我能让夫君改邪归正,离卑归尊,则他自然不会再下海去!”想到这里,计谋已定:“归正归尊之道,唯有科举!”
便让墨儿去请东门康来喝茶,东门庆曾对东门康说自家人不用见外,常拉他穿堂入室,但东门康性子与乃兄绝然不同!虽然东门庆对他亲昵,但他每次到内堂见到嫂子都是谨礼自持,半分不越份。
叔嫂茶毕,谢素素便问起东门庆的功名情况,东门庆是生员一事她本知道,只是不知东门庆入海之后功名可曾被革除,东门康忙道:“哥哥入海一事,我们如何敢禀官?幸亏有外公在上遮荫,我们兄弟几人内外奔走,泉州府衙县衙,识与不识均代为遮掩,故哥哥的功名自今犹存。”
谢素素是大官宦家出身,对科举之事所知甚明,又问:“可夫君他出海三年,料来无法到府学读书,不知府学教授是否见怪?”
东门康道:“这倒也无大碍,咱们东门家在泉州颇有些人脉,只要使些钱,很容易就混过去了。”
原来明代科举与学校制度并行,士子考中为生员之后还需到府、州、县学学习,由学校中的教官管理教导,月有月课,季有季课,岁有岁考,学业成绩过劣者甚至可能被取消参加乡试的资格。这套制度在明初执行得甚是严格,但每下一代,管理便松弛三分,时至今日,许多管理条例都已形同虚设,生员不守规矩乃至作奸犯科者比比皆是。东门家在泉州吏门的势力盘根错节,只要不是遇到一个像海瑞那般执拗的现管官,要在此事上蒙混过关真可谓轻而易举。
谢素素颔首道:“这样说来,夫君是可以参加这次的大比了。”
她所说的大比,就是乡试,大明乡试三年一科,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因举行时间在秋季,故又称秋闱,八月初九第一场,八月十二第二场,八月十五第三场,三场下来,胜者便为举子,有资格去北京参加会试了!时值丙午年,正有一场乡试。
东门康听到这里甚是吃惊,讶然道:“嫂嫂,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谢素素道:“我希望夫君能参加这次秋闱,夺一个举人回来!再参加会试、殿试,就算做不得状元,至少也要做个进士,正正经经地进入仕途!我谢家甲第如云,夫君若只是一个生员,就算再豪富,我回余姚归宁时也总抬不起头来!”
东门康面上不敢嘲笑她,心中却笑她异想天开,道:“嫂嫂,哥哥在八股文章上用功不深,当年虽然过了童子试,但也过得有些勉强,加上这三年在海上颠簸,只怕早把文章之事都丢荒了。再说,他现在去了日本,等回来也要冬季,来不及了。嫂嫂正要让哥哥去考,那也等三年后再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