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南方 第九十五章 风云(11)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进城来。
这得益于第一时间刘孔和的反水,这个参将是有副总兵的资格,只是被刘泽清强压住了,但以大学士之子统兵,原本就比纯粹的丘八要更得众心,加上刘孔和自己有实力,平时和同僚也算和睦……光是看今天这种情形,一进来还有人敢给他使眼色提醒就知道了。
因为刘孔和的反水,所以不少高级将领心存犹豫,而他立证的朱慈烺的太子身份,更是使得大批将领处在了两难之间。
不干,刘泽清可不是善男信女。
干了,可能要杀的是真正的大明太子,这种罪名也实在担不起。
就在首鼠两端之时,东宫内操把刘泽清的镇标打的落花流水,结果只有刘泽清最心腹的亲信才跟着跑了,而调兵大令刚出不久,路振飞也召集了自己在城中的抚标兵丁,一路赶到了东门镇守。
他这个巡抚好歹有些威望,站在城头拼了命的叫喊,把刘泽清部下搅的军心大乱。这时候就能看出来拼命撵刘泽清的好处了,虽然损伤也不小,不过城外驻军没有人主持大局,也是一时难下决心来攻城。
刘泽清为了拥立之事,把麾下大将全部召入城来,这一下倒是作茧自缚了。
“殿下,”到了午正,耳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东门那里也闹的厉害,而且最要紧的就是似乎刘泽清也在率部往城门移动……一旦内外夹击,城外知道刘泽清就在眼前,只要架起几十架云梯来,城池就一定保不住了。到了这时,连刘兆辉和巩效祖也沉不住气了,一起道:“此处危险,不如暂避到城头,万一……”
“万一不妥,就找机会逃走?”朱慈烺脸上虽然带笑,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冷峻,他扫视了两人一眼,都是少年亲贵,新乐侯刘文炳是他的亲表叔,巩永固是他姑父,这两个亲贵按小家子来说都是表兄……不过一听到朱慈烺语气不对,两人还是第一时间就低下了头。
“你们不知道,入淮安夺军,这是我一意孤行,父皇并不赞同……”朱慈烺叹一口气,有些话,也是不好再说下去了。
以崇祯的意思,一起入南京,把朝中关系厘清稳定了,他这个皇太子可以大张旗鼓的出镇地方……不过,朱慈烺自己坚决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事实上,从崇祯十三年之前,就是朝廷威令只行于督抚,而督抚不行于总兵官,总兵官不行于士兵。
就是说,朝廷可以拿督抚开刀,或是实力弱的总兵将佐,也可以拿来杀掉,但只是极少数而已。
一打败仗,朝廷派出旗校拿人,但捕拿的全部是文官,高级将领就是斥责或降级了事。因为朝廷害怕将士寒心,更加不肯效力用命,当然,更害怕的就是军队哗变。
有此顾忌,一旦有什么不对,朝廷也就只拿文官开刀,根本不敢过问武将。天启朝纲纪尚且很好,就因为崇祯在这种事上的失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如左良玉,若是在万历或天启朝,就算不死,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进城来。
这得益于第一时间刘孔和的反水,这个参将是有副总兵的资格,只是被刘泽清强压住了,但以大学士之子统兵,原本就比纯粹的丘八要更得众心,加上刘孔和自己有实力,平时和同僚也算和睦……光是看今天这种情形,一进来还有人敢给他使眼色提醒就知道了。
因为刘孔和的反水,所以不少高级将领心存犹豫,而他立证的朱慈烺的太子身份,更是使得大批将领处在了两难之间。
不干,刘泽清可不是善男信女。
干了,可能要杀的是真正的大明太子,这种罪名也实在担不起。
就在首鼠两端之时,东宫内操把刘泽清的镇标打的落花流水,结果只有刘泽清最心腹的亲信才跟着跑了,而调兵大令刚出不久,路振飞也召集了自己在城中的抚标兵丁,一路赶到了东门镇守。
他这个巡抚好歹有些威望,站在城头拼了命的叫喊,把刘泽清部下搅的军心大乱。这时候就能看出来拼命撵刘泽清的好处了,虽然损伤也不小,不过城外驻军没有人主持大局,也是一时难下决心来攻城。
刘泽清为了拥立之事,把麾下大将全部召入城来,这一下倒是作茧自缚了。
“殿下,”到了午正,耳听的喊杀声越来越近,东门那里也闹的厉害,而且最要紧的就是似乎刘泽清也在率部往城门移动……一旦内外夹击,城外知道刘泽清就在眼前,只要架起几十架云梯来,城池就一定保不住了。到了这时,连刘兆辉和巩效祖也沉不住气了,一起道:“此处危险,不如暂避到城头,万一……”
“万一不妥,就找机会逃走?”朱慈烺脸上虽然带笑,语气却是前所未有的冷峻,他扫视了两人一眼,都是少年亲贵,新乐侯刘文炳是他的亲表叔,巩永固是他姑父,这两个亲贵按小家子来说都是表兄……不过一听到朱慈烺语气不对,两人还是第一时间就低下了头。
“你们不知道,入淮安夺军,这是我一意孤行,父皇并不赞同……”朱慈烺叹一口气,有些话,也是不好再说下去了。
以崇祯的意思,一起入南京,把朝中关系厘清稳定了,他这个皇太子可以大张旗鼓的出镇地方……不过,朱慈烺自己坚决不赞同这样的做法。
事实上,从崇祯十三年之前,就是朝廷威令只行于督抚,而督抚不行于总兵官,总兵官不行于士兵。
就是说,朝廷可以拿督抚开刀,或是实力弱的总兵将佐,也可以拿来杀掉,但只是极少数而已。
一打败仗,朝廷派出旗校拿人,但捕拿的全部是文官,高级将领就是斥责或降级了事。因为朝廷害怕将士寒心,更加不肯效力用命,当然,更害怕的就是军队哗变。
有此顾忌,一旦有什么不对,朝廷也就只拿文官开刀,根本不敢过问武将。天启朝纲纪尚且很好,就因为崇祯在这种事上的失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如左良玉,若是在万历或天启朝,就算不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