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逐夷平江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束在脑后,迷离睡眼,不施粉黛,却难掩她朗目疏眉,灼灼其华!

  此刻她也望向杨宁原先所看之处,两颊带笑地并不言语,杨宁道:“阿姊,你怎么不去吃饭?”

  只听阿姊答非所问道:“宁儿,你告诉阿姊,你长到这么大,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杨宁想了想,握紧了手里的书没有说话。阿姊似乎看到了他手里的东西,笑道:“是考取功名吧?除了这个还有吗?”

  此刻的杨宁就在阿姊身侧,阿姊说话时的语带檀香,令杨宁不由屏息低头,但声音却很坚定地道:“有!”

  阿姊眼中神采一显,追问道:“是什么?”

  只听得一句:“和阿姊一直一直在一起。”

  女子便登时红透脖颈,片刻后又不禁想起杨宁的病离不开五灵脂,而五灵脂已然殆尽,终是止不住地潸然泪下。

  发觉自己落泪,生怕被一旁的杨宁瞧见,慌忙用手去擦。

  杨宁见到阿姊流泪,登时心里一紧,手足无措地道:“阿姊,阿姊,对不起,我……”

  女子几下擦干泪水,转首对杨宁强颜道:“堂口风大,竟不小心被迷了眼。”

  说完不待杨宁张口,好似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哦,对了。”

  说着从怀中摸出一个湖绿色金缕花的桃形香囊,递给杨宁,道:“天越来越热了,林中蚊虫多,你且把它带在身上,就不招咬了。”说罢起身离去。

  杨宁边用手指小心地摩挲着,边低头看向手里的香囊,正面是用金累丝绣成的荷花,栩栩如生,再反过来一看,赫然一针一线地绣着一个“杨”字。

  手指尖似乎尚留余温,杨宁俯首一嗅,一阵馥郁的麝香沁入心脾,杨宁心神顿觉一爽。

  次日午饭桌上,楼老深深环视了餐堂一眼,眼中不舍之意稍显即没,对着杨宁笑道:“宁儿,用过饭后帮你阿姊打点行囊,我们去渭南小住时日。”

  杨宁大感不解,便道:“好端端的为什么突然要去别处住。”

  楼老就以林中僻远,久居不便含混了过去,听得杨宁一头雾水,心想:“都住了这么久了,何曾听大伯讲过不方便了。”

  刚想再问个分明,又见阿姊神色如常,心中便已明悟,这定是大伯和阿姊商议后决定的。

  他默默点了点头,不再言语。

  当时是,大明发生了旷古未有之天灾,是自书典所记以来,未之有也,可谓最离奇,最浩大,最频繁。

  水灾,旱灾,虫灾,地震,瘟疫等终而复始,交替往复,中原山河,两京一十三省亿兆子民,无不受其荼毒。

  时有读书人叹曰:岂非天要亡我大明耶!

  而天灾过后,更为甚者,便是人祸!

  时任陕西巡抚卓铭川只知一味逢迎上意,严令官吏督责税赋,农民“皮骨已尽,救死不赡”,除了反抗,已无生路。

  终于叛乱爆发,前有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集灾民数百,以墨涂面,揭竿而起,杀知县,攻城寨,饥民群起响应,声势日大。

  后有高迎翔,王嘉胤,张献忠等相继在各地造反,王二即率队与之汇合,自此,星火终成燎原之势!战火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