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手术直播系统任心王思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58章 首都居,大不易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在我这儿说说就行了,可不能到了那儿还在说。”

“知道了老师。”毕志高虚心道:“这点我一定是会好好的注意,不乱说话的。只是,最佳的方案还是转院道我们那儿做的好。不能坐飞机的话,高铁也行啊!五六个小时也就到了。”

“医保在金陵嘛。”李旭东语气带着理解的味道,道:“子女有钱,很多也不愿意让他们出钱的。如果是自费的话,很多老人宁可不做手术。我可以肯定,‘请飞刀’这事儿,患者可能就根本不知情。”

毕志高“恩”了一声。

华国特色的飞刀,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一次社会自我管理的尝试。

国内的医保,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限制流动的。

不仅本省的医保只能在本省用,有的地方,还限制患者要先在地区的定点医院看病,继而转诊。

简直就是‘脱了裤子还不让放屁’。

这意味着,一些不适合转诊的小病,比如阑尾炎、胆囊炎、跟腱修补术等等,要想用医保的话,就只能在地方三甲、二甲,哪至于二乙级水平的县医院治疗。

尽管医生和医保制定者,总是期望小病小医院看,大病再来大医院。

但是,对于患者来说,为什么就一定要在小医院里被高考450分学中西医结合,考不上研究生,被迫只能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当地医院混吃等死,既不愿意学习,又想赚点耗材钱,靠着熬资历升上去的主治医生练手呢?

谁的胆囊结石不是自己的人宝来着。

就算是最基础的产前筛查,大医院的医生们能看出的先天性疾病的概率,也是小医院的医生们的成百上千倍。

飞刀变相解决了异地医保的问题。

最好的医生可以在不那么差的地方医院里执行高难度手术,或普通难度的手术,用的还是休息时间。

并且飞刀的高昂收入,又修弥了医生们的经济和尊严。

哪怕是李旭东这样的高端教授,偶尔也是要出来做做飞刀的,总不可能每月靠着几万块的工资和不到七位数的医药费生活吧。

首都居,大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