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李世民:我上早八!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基之后,李二陛下明显的就懈怠了很多,这一点其实不用李承乾说,就算是李世民自己也是察觉的出来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
并州道新政的推行太过示范性了。
以至于朝堂诸公,如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完全不用像是以往那般,在朝堂之上,因为一件事该怎么处理,而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更是需要李二这个皇帝亲自决断。
李二这位皇帝陛下,大多数时候,更类似于一个莫得感情的点头和盖章机器......
如今不论是六部尚书。
还是长安周边府尹县令,皆是想要趁着世族之力大败之时,乘势而起的,几乎每个人都订阅了并州道的《大唐新报》。
李世民宛若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然而,李承乾此刻书信之中诛心的内容,却是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
“儿臣所言,固然有失父子纲常之礼,然我大唐百废待新,恰是百官竟力,万民修养之天时,儿臣放肆,今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子训父......”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李承乾言辞激烈,毫不避讳的“以子训父”这等的话语讲出来。
更是气得李世民此刻好悬没有当场把后面的书信一股脑撕掉。
“好啊!太子好文采!哈哈......朕如今也算是有幸能够让朕的好太子,给朕做文章了!”
字字诛心且丝毫不给他留有脸面的文章,气得他手都在此刻禁不住的颤抖,口中咬牙切齿说着夸赞的话。
那额头之上跳动的青筋,却赫然已经表明。
这位皇帝陛下,已经在思索是使用藤条,还是马鞭来收拾这个太子了.....
继续往下看着。
一旁长孙皇后轻咳一声,指着自家宝贝长子,这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书法:“陛下,高明这孩子的字,倒是有陛下之风。”
李世民撇了撇嘴。
朕的飞白体,哪里和这逆子的书法有相近之处了?
“儿臣劳心于新政之策,行走于田亩之间,丈量百姓各家所困,听闻四方子民之难,日夜不敢懈怠民政。建农学以富农熟,开吏政而活官署,引水治道,清典明法。”
“民不富,一日不敢称君”
“国不强,夙夜恐遭外患”
“遂明知今非与突厥开战之绝佳天机,儿臣亦亲率大军,爬冰卧雪,北征边患,不求得开疆拓土之奇功,但求北境边患之暂宁。”
“大战之间,数次于决死之际苟得残存,仍不敢有半点怯懦之意,累耗军心”
“儿臣非古之悍勇无畏之辈,亦有畏死贪生之念”
“然一日为我大唐储君,乘天赐御未来之权柄,时刻忧心惑乱国事,引得华夏社稷动摇,遂于生死之间徘徊,感念天之垂恩,谋得北境大胜......"
看到这里,李世民脸上愤怒之色不由变得复杂起来。
长孙皇后愕然:“陛下,高明这孩子说,谋得北境大胜,可是说拿下颉利?”
李世民沉默半晌,倏然长叹一声。
“观音婢,朕的这个太子,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微微摇了摇头。
“这小子不仅仅拿下了颉利,更是在今日朝堂之上,传来了他在雁门关的又一则大捷战报......突利的兵马也被他打败了,突利本人被俘。”
“东突厥......被朕的这个儿子,灭了!”
“嘶!”
长孙皇后愕然,大脑都是在这一刻,不由得瞬间一白。
随后。
她便是立刻明白了,自己刚才进来甘露殿的时候,自家这位李二陛下,为什么表情说不出来的难受。
“陛下,承乾如今也都还只是一个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中却明显带着几分羡慕和嫉妒。
开疆拓土啊!
尽管如今在位的皇帝,是他李世民。
但是史官最多也就是记载,在他登基之后,大唐开疆拓土。
但是消灭了东突厥的人,是太子李承乾这一点,却是他这个皇帝,都无法修改的。
一想到这里。
李世民心中对于河东道李靖等人的办事结果,就愈发的不满意。
本来若是将五姓七望那些混蛋一网打尽,自己至少还表面上过得去一些。
如今......
太子灭了东突厥,他这个皇帝只是负责收拾一些国内的乱臣贼子。
麾下还有太子殿下赠予的五万精铁战甲兵刃。
依旧还让人逃了!!!
李世民咬牙切齿:“朕当日就该御驾亲征!”
“如今朕在朕的这个逆子眼中,这天策上将之位,怕都是靠跪地祈求,才从父皇那里得来的吧!?”
长孙皇后急忙上前轻声安慰:“二哥何必动怒呢?自家孩子,高明再怎么优秀,不也还是您的孩子?”
李世民闻言,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基之后,李二陛下明显的就懈怠了很多,这一点其实不用李承乾说,就算是李世民自己也是察觉的出来的。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
并州道新政的推行太过示范性了。
以至于朝堂诸公,如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完全不用像是以往那般,在朝堂之上,因为一件事该怎么处理,而吵的不可开交。
最后更是需要李二这个皇帝亲自决断。
李二这位皇帝陛下,大多数时候,更类似于一个莫得感情的点头和盖章机器......
如今不论是六部尚书。
还是长安周边府尹县令,皆是想要趁着世族之力大败之时,乘势而起的,几乎每个人都订阅了并州道的《大唐新报》。
李世民宛若吃了苍蝇一般难受。
然而,李承乾此刻书信之中诛心的内容,却是根本没有停止的意思。
“儿臣所言,固然有失父子纲常之礼,然我大唐百废待新,恰是百官竟力,万民修养之天时,儿臣放肆,今冒天下之大不韪,以子训父......”
“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惟其为天下臣民万物之主,责任至重。凡民生利病,一有所不宜,将有所不称其任。是故事君之道宜无不备,而以其责寄臣工,使之尽言焉......”
李承乾言辞激烈,毫不避讳的“以子训父”这等的话语讲出来。
更是气得李世民此刻好悬没有当场把后面的书信一股脑撕掉。
“好啊!太子好文采!哈哈......朕如今也算是有幸能够让朕的好太子,给朕做文章了!”
字字诛心且丝毫不给他留有脸面的文章,气得他手都在此刻禁不住的颤抖,口中咬牙切齿说着夸赞的话。
那额头之上跳动的青筋,却赫然已经表明。
这位皇帝陛下,已经在思索是使用藤条,还是马鞭来收拾这个太子了.....
继续往下看着。
一旁长孙皇后轻咳一声,指着自家宝贝长子,这独树一帜的瘦金体书法:“陛下,高明这孩子的字,倒是有陛下之风。”
李世民撇了撇嘴。
朕的飞白体,哪里和这逆子的书法有相近之处了?
“儿臣劳心于新政之策,行走于田亩之间,丈量百姓各家所困,听闻四方子民之难,日夜不敢懈怠民政。建农学以富农熟,开吏政而活官署,引水治道,清典明法。”
“民不富,一日不敢称君”
“国不强,夙夜恐遭外患”
“遂明知今非与突厥开战之绝佳天机,儿臣亦亲率大军,爬冰卧雪,北征边患,不求得开疆拓土之奇功,但求北境边患之暂宁。”
“大战之间,数次于决死之际苟得残存,仍不敢有半点怯懦之意,累耗军心”
“儿臣非古之悍勇无畏之辈,亦有畏死贪生之念”
“然一日为我大唐储君,乘天赐御未来之权柄,时刻忧心惑乱国事,引得华夏社稷动摇,遂于生死之间徘徊,感念天之垂恩,谋得北境大胜......"
看到这里,李世民脸上愤怒之色不由变得复杂起来。
长孙皇后愕然:“陛下,高明这孩子说,谋得北境大胜,可是说拿下颉利?”
李世民沉默半晌,倏然长叹一声。
“观音婢,朕的这个太子,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他微微摇了摇头。
“这小子不仅仅拿下了颉利,更是在今日朝堂之上,传来了他在雁门关的又一则大捷战报......突利的兵马也被他打败了,突利本人被俘。”
“东突厥......被朕的这个儿子,灭了!”
“嘶!”
长孙皇后愕然,大脑都是在这一刻,不由得瞬间一白。
随后。
她便是立刻明白了,自己刚才进来甘露殿的时候,自家这位李二陛下,为什么表情说不出来的难受。
“陛下,承乾如今也都还只是一个孩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啊。”
李世民微微颔首,眼中却明显带着几分羡慕和嫉妒。
开疆拓土啊!
尽管如今在位的皇帝,是他李世民。
但是史官最多也就是记载,在他登基之后,大唐开疆拓土。
但是消灭了东突厥的人,是太子李承乾这一点,却是他这个皇帝,都无法修改的。
一想到这里。
李世民心中对于河东道李靖等人的办事结果,就愈发的不满意。
本来若是将五姓七望那些混蛋一网打尽,自己至少还表面上过得去一些。
如今......
太子灭了东突厥,他这个皇帝只是负责收拾一些国内的乱臣贼子。
麾下还有太子殿下赠予的五万精铁战甲兵刃。
依旧还让人逃了!!!
李世民咬牙切齿:“朕当日就该御驾亲征!”
“如今朕在朕的这个逆子眼中,这天策上将之位,怕都是靠跪地祈求,才从父皇那里得来的吧!?”
长孙皇后急忙上前轻声安慰:“二哥何必动怒呢?自家孩子,高明再怎么优秀,不也还是您的孩子?”
李世民闻言,深吸一口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