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丁阿姨盯着我看了一会,轻声问道“这得花不少钱吧?”
我点点头“这学校的建筑材料,加这些工人和设备,回头那路也看看怎么整一下,估计大几百万是有了。”
丁阿姨有些激动“这钱~~都是你的辛苦钱,这让阿姨怎么谢你啊~~”
我嘿嘿一笑“可别这么说,这钱都是您的。当初在医院里我们和那群人对赌的时候,您就说了参加那个赌局,用自己的命给丁宁挣点嫁妆钱。这钱就是那赌局里赚的,您用自己的命换来的。我这属于未经许可擅自挪用,您不生气就成,还谢什么啊。”
丁阿姨听的连连摇头,表情复杂,想来又想起了那惊心动魄的一礼拜。
我赶紧给她岔开了话题“对了丁阿姨,我这么晚过来,是想问您点事。关于这个柳树沟的,我合计问您最靠谱了。”
丁阿姨苦笑“我就知道二三十年前的柳树沟,你要想知道什么你就问,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我点点头“我就是想问问,这地方叫柳树沟,我倒是看见那条小河沟了,可柳树呢?就没看见几棵啊。”
丁阿姨一听这个问题就笑了“当初我来的时候,这柳树沟就没柳树。我还专门找人问过呢。”
“哦?您那时候就没柳树了啊?那您问出些什么了吗?”
丁阿姨伸手接过丁宁递过来的水杯,喝了一口之后,开始给我讲这柳树沟的故事。
当初他们刚来支教的时候,来上课的孩子不多,几个年轻人就挨家挨户的走访,让人把孩子送来读书。顺便的,也把这柳树沟周围的几个村子走遍了。几个人当时就觉得这柳树沟没柳树,那还叫啥柳树沟呢?丁阿姨那时候年轻,好奇心强,就找人问。没成想这事还真没几个人知道,越是这样。她的好奇心就越强,就一定要问出来,但好几个月过去了,能问的都问了一遍,全村上上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事也就作罢了。后来不经意间的一个事,让丁阿姨知道了柳树沟这个名字的来历。
事情的源头,是隔壁村的一位老人去世。老人家活了九十多快一百岁,在这山野小村那算是人瑞一般的人物了,他出殡的时候,光送葬的队伍就将近一里地,丁阿姨他们几个既是看热闹又是岁风俗的也跟了一起去。
在老人下葬仪式结束后,老人的家人找到了丁阿姨,把一个用羊皮抱着的东西给了她,说这是收拾老人遗物时无意间发现的,他们看不懂,留着也没多大用处,索性就替老人捐给学校了。丁阿姨当时也没当多大的事,回到学校打开之后,才知道是遇到宝贝了。
羊皮里面抱着的是几本线装的册子,从用纸来看,不算是太好的东西。但看内容,是一位乡绅之类的小官记录日常生活的东西,有点类似于日记。但看日子,那是从明朝成化年间开始的,有个几百年的历史了,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文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丁阿姨盯着我看了一会,轻声问道“这得花不少钱吧?”
我点点头“这学校的建筑材料,加这些工人和设备,回头那路也看看怎么整一下,估计大几百万是有了。”
丁阿姨有些激动“这钱~~都是你的辛苦钱,这让阿姨怎么谢你啊~~”
我嘿嘿一笑“可别这么说,这钱都是您的。当初在医院里我们和那群人对赌的时候,您就说了参加那个赌局,用自己的命给丁宁挣点嫁妆钱。这钱就是那赌局里赚的,您用自己的命换来的。我这属于未经许可擅自挪用,您不生气就成,还谢什么啊。”
丁阿姨听的连连摇头,表情复杂,想来又想起了那惊心动魄的一礼拜。
我赶紧给她岔开了话题“对了丁阿姨,我这么晚过来,是想问您点事。关于这个柳树沟的,我合计问您最靠谱了。”
丁阿姨苦笑“我就知道二三十年前的柳树沟,你要想知道什么你就问,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我点点头“我就是想问问,这地方叫柳树沟,我倒是看见那条小河沟了,可柳树呢?就没看见几棵啊。”
丁阿姨一听这个问题就笑了“当初我来的时候,这柳树沟就没柳树。我还专门找人问过呢。”
“哦?您那时候就没柳树了啊?那您问出些什么了吗?”
丁阿姨伸手接过丁宁递过来的水杯,喝了一口之后,开始给我讲这柳树沟的故事。
当初他们刚来支教的时候,来上课的孩子不多,几个年轻人就挨家挨户的走访,让人把孩子送来读书。顺便的,也把这柳树沟周围的几个村子走遍了。几个人当时就觉得这柳树沟没柳树,那还叫啥柳树沟呢?丁阿姨那时候年轻,好奇心强,就找人问。没成想这事还真没几个人知道,越是这样。她的好奇心就越强,就一定要问出来,但好几个月过去了,能问的都问了一遍,全村上上下下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事也就作罢了。后来不经意间的一个事,让丁阿姨知道了柳树沟这个名字的来历。
事情的源头,是隔壁村的一位老人去世。老人家活了九十多快一百岁,在这山野小村那算是人瑞一般的人物了,他出殡的时候,光送葬的队伍就将近一里地,丁阿姨他们几个既是看热闹又是岁风俗的也跟了一起去。
在老人下葬仪式结束后,老人的家人找到了丁阿姨,把一个用羊皮抱着的东西给了她,说这是收拾老人遗物时无意间发现的,他们看不懂,留着也没多大用处,索性就替老人捐给学校了。丁阿姨当时也没当多大的事,回到学校打开之后,才知道是遇到宝贝了。
羊皮里面抱着的是几本线装的册子,从用纸来看,不算是太好的东西。但看内容,是一位乡绅之类的小官记录日常生活的东西,有点类似于日记。但看日子,那是从明朝成化年间开始的,有个几百年的历史了,算是个不大不小的文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