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1908远东狂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9章 铁路雄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去了福州船政局,做了一名轮船驾驶员。

之后的七年间,詹天佑一直与铁路无缘,直到1888年,为了从开平煤矿向北洋军港运输煤炭,清廷决定延长唐胥铁路,修建芦台至天津的铁路,并在天津设立中国铁路公司,任命伍廷芳为公司经理,也正是这个伍廷芳,才真正使詹天佑学以致用,从此,中国的铁路事业终于出现了中国铁路工程师的身影。

从唐津铁路到唐古铁路,从唐古铁路到古滦铁路,詹天佑的表现都非常出『色』,而那座滦河铁路桥的修建更使他声名雀起,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也正式将他吸收为会员。

但是国家的衰微不是个人力量可以挽救的,甲午战争的战败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使得中国更加虚弱,作为一个中国工程师,詹天佑也无法对抗历史大势,从1895年到1905年这十年间,他仅仅参与或主持了萍醴铁路、关内铁路、关外铁路、西陵铁路等数条零星铁路的修建工作,这些铁路的总长度加起来也不过九百余公里,与詹天佑铁路强国的目标相去甚远。

日俄战争爆发之后,出于国防需要,清廷决定利用关内外铁路的余利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京张铁路,但是由于关内外铁路的余利都存在英国汇丰银行,英国公使要求清廷在修建京张铁路时雇佣英国工程师,可是另一方面,俄国又借口与清廷签有条约,规定长城以北的铁路不得由中、俄两国之外的第三国修建,必须雇佣俄国工程师,英国与俄国相持不下,清廷谁也不敢得罪,最后干脆咬了咬牙,决定使用中国工程师修建京张铁路,于是,詹天佑再次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

为了修建京张铁路,詹天佑殚精竭虑,不过没等铁路完工,“戊申革命”爆发了,京张路工程随即停工,清廷完蛋之后,京张路工程仍是迟迟不能复工,原因很简单,经费无着,北洋集团连军费都无法保证,哪里还有资金去修铁路?

直到徐世昌下野,赵北接任民国大总统之后,京张路工程才得以复工,在赵大总统的督促下,财政部以罕见的高效率完成了关内外铁路余利划拨工作,现在,这笔修路资金归詹天佑直接掌管,铁路的修建进度自然也大大的加快了。

本来,按照詹天佑的意思,京张铁路不全线通车,他就绝不越过长城南下,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不是国家元首,什么时候调他回京述职,这得赵大总统说了算,而现在,詹天佑就是到北京拜会民国大总统赵北的,这也是两人第一次面对面的说话。

现在京张铁路基本上已经全线完工,但是尚未举行通车仪式,此次詹天佑南行北京,他是坐了一列工程车赶过来的,这时刻表是没有的,一路走走停停,竟然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几个小时赶到北京,结果到车站接他们的人没去,詹天佑只好带着几个助手在馄饨摊前先吃顿早饭,并等候那些来接他们的人,毕竟,去见民国大总统不是说见就见,这得讲究一个程序。

詹天佑一边吃着馄饨,一边研究着一张铁路发展草图,作为一个中国的工程专家,他也像赵北一样,希望尽快将铁路修建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铁路雄心,不足为外人道也。

吃完了馄饨,詹天佑吩咐一名助手去买了几张报纸,张家口不比关内,那里消息闭塞,全靠来往于关内外的驼队传递消息,虽然有电报局,可是拍发电报所需的电报费不菲,詹天佑舍不得,所以,这段日子来全国发生了什么大事,他也是一知半解,现在正好通过报纸看一看前些日子的“广东事变”是怎么回事。

虽然对政治不怎么感兴趣,但是詹天佑还是对广东局势很是担忧,因为根据报纸上的消息,“广东事变”不仅仅是龙济光武装叛『乱』的问题,关键在于同盟会的激进势力也参与了这一事变,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报界揣测,此次事变的幕后还有国际背景,而作为中枢喉舌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