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的光影年代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九章 求排片(4/5)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作品,从一开始,想的就是被市场接纳。”

  “可是《闯入者》票房很差劲…”

  “是吗?我没怎么关注这些…”

  简单聊了几句,阿谋告辞,橙子今晚在浦西酒店举办片单揭幕仪式,阿谋过来助个阵…

  隔壁电影论坛,正好聊到了严肃电影、娱乐电影的话题。

  ……

  “我想说一个观点,首先,娱乐类型不比严肃题材的作品低级,商业片不比文艺片低级,故意贬低一个类型,暗捧另一个类型的说法都是一种偏见!”

  “其次,做院线本质上就是做物业,居高不下的租金,必须依靠大受众、挣快钱、用最势利的眼光去考量产品才能尽快回本,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

  “最后,严肃电影一定亏本?《国际市场》是不是严肃作品?《狩猎》是不是严肃作品?为什么能赚钱?”

  “本身就不是什么高质量的内容,还要求院线给你买单?凭什么?”

  这些话不是吕潇然说的,是于冬说的…

  感觉老于好暴躁…

  确实是这样,老于完全把上影节做成个人专场了:

  “不聊这些了,我们聊聊粉丝电影!”

  “我们现在看到粉丝电影已经到了一定的极限,在院线市场上面,六个亿,过不去,很难了。但是美国大片一来,十五个亿,这样量级的片子,从现在开始到2018年,看看好莱坞的片单,都是这样大制作的续集电影、工业电影、科技电影,已经变成了一个常态。”

  “如果每年有十部,不要说34部,有十部每年在15亿到20亿量级的电影,在中国市场,带来的是横扫中国的票房收入,我们根本挡不住。”

  “所以现在我们靠小鲜肉、粉丝经济迎战美国好莱坞巨制,特效大片,我们处于绝对的劣势。”

  “所以,我们必须做大片,走工业化的路子!”

  “其实好莱坞一直在研究中国市场,研究中国观众喜欢的类型,一旦让他们找到这个东西,我们的市场直接拱手相让!”

  “好,吕总,你有什么看法?”

  主持人提问吕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