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86章 社会调研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我们可以看看头顶一块布。”

“曾经石油还非常值钱的时候,比如沙漠骆驼,比如卡塔尔,人均日工作三小时,人均收入破百万华币,是唯一没有穷人的国家。”

“他们水电全免这些福利,就不多说了,就算是生病了,国内治不好需要去国外治病,也是免费的,这就很凡尔赛了。”

“街上到处都是豪车,身上没有房贷,毫无生活压力,那么这么富的沙漠骆驼,他们其实完全没必要工作呀。”

“但是他们工作。”

“他们上班,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工作也是认真负责,会商讨,会推动,就和普通人一样。”

“未来社会的发展,会超脱现有的意识形态,比如说资本主义。”

“这不是我说的,这是马克思说的。”

“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这个影子,照搬到我们华国人身上,就不能存在这种现象发生吗?社会就会出现一大群懒虫吗?”

“不会的。”

“第二点,就是我们朴实的老百姓了。”

“其实国人在生活上,还是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社会支出。”

“而占大笔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他们哪怕自己苦点累点,也想着给自己的孩子积累一定的财富。”

“有的父母,甚至为了孩子在国外打几十年的黑工,自己住最差的,吃最差的,就为了多给孩子,多给家里留一点点。”

“艰苦耐劳,家庭责任,是我们这个民族一直以来都存有的品质,刻在骨髓之中。”

“所以,哪怕搬运走这四座大山,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自己的亲人,他们也不会躺平的。”

“他们想要为了自己的孩子,甚至还不存在的孙子,多干一些活,多留一份保障。”

“我们,还是能够获得这样的人,提供的劳动服务。”

“不需要将他们变穷。”

范菲烟拿出一份经济报告说道:“这个看过没有?”

“看过了。”

“有什么感想?”

“我记得有经济学家问,怎么才能提升国民的消费能力。”

“这个问题很简单,涨工资喽,发钱喽,谁还不会花钱啊。”

“这是绕不开的话题,而搬走4座大山,没有教育、医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