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初三学渣获诺奖,能上高中吗?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0章 火星星门Plus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旅游基地搞钱。

很完美。

太空学校毕业的人逐渐增多,月球上工作的机器人也就变的越来越多。

机器人越多,干活的也就越多,挖掘的矿石也就越来越多。

这些矿石,变成了熟铁,变成了核聚变的燃料氦3,变成了机器人,变成了工程机械,变成了宇宙飞船。

产量越来越高,各种项目爆发式增长。

一百万机器人,潜能完全挖掘起来,日夜工作不停,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受到原材料限制,干上一小会,就要歇一歇,没有那么多材料给它们制造产品。

现在很多人,喜欢买个天文望远镜,晚上没事的时候看月球。

“月桂塔”就像是长在月球上的一棵树,等着吴刚来砍伐。

能够看到很多很多的机器人,开着大型工程机械,比如“玄武1号”,疯狂挖掘月球矿石。

没有能源的限制,月球装了氘氚聚变装置,像是“玄武1号”这种电老虎机械,整个月球1号基地,有着126台,远远超过了最开始只有6台的数量。

而且,这个数量还在缓慢增加,倒不是受到原材料产能限制,主要还是受到人的限制。

一台“玄武1号”采挖机械,就需要5个机器人干活,最好还是宇航员干,机器人不够灵活。

缺人才是最最主要的原因。

不过8000所太空学校,正在一点一滴缓解太空事业用人不足的尴尬。

月球第二基地,这里开放给了国际,所有国家投资建设,拥有着超过80个国家国旗的蒙古包。

氧气,当然是通过沙漠之茵了,现在月壤计划,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调制过的地球泥土,搭配上月壤,可以让沙漠之茵很好的在月球上生存,并慢慢改造月壤。

氧气完全解决。

泥土,正在被渐渐改造出来,已经不需要从地球上运送泥土了。

这些国家的宇航员,当然是坐太空巴士到基地的,毕竟便宜,用火箭送人上去可不划算。

所以,在太空城里,还有各个国家的太空部门驻扎,共享发现与科技。

乘坐华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