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思考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有一个益州和少许凉州兼部分荆州的情况下,本土势力上仍然是暗流涌动风波不休,那刘备又谈何以复兴大汉,谈何以跟曹魏正面相抗!
怕是到时候连江东所谓的盟友在背后的一些算计,都有可能没有办法处理的干干净净吧……
刘禅怀里抱着小团子,一个人静静的躺在摇椅上。
背后这个物件实际上并不符合当下世代人的习惯,所以刘禅只是让马浦老头造了几个放在自家府上自用,完全没有大肆流传出去的意思。
当然,若是有人眼见左将军府上都用着此等躺椅,心下羡慕之余找人仿制最后找到了马浦老头的身上,那刘禅也不介意给自己多挣一份零花钱的。
所谓潮流,不都是先在少数人身上得到了肯定,然后才会推广到普罗大众之间吗。
而这一部分少数人,却恰恰也是掌握着世间权力的那一小撮人。
亦如一县之地的主官县令,一郡之守一州之牧,乃至于天下共主!
其实有时候刘禅自己也想过,这些经商的法子在自己换个身份之后还有没有这等效果。
自己能够赚了那么多的零花钱,还能分出一部分来充入老爹的私库里面让老爹对自己这点小买卖充耳不闻,实际上却必然是少不了身份使然。
这年头背后若是没点势力没点影响力,怕是根本闹不出来多大的动静就会被有心人抓住机会直接一股脑的收入囊中了。
贫寒出身家无余粮,就算是有万千的发家致富想法,恐怕也很难会有机会付诸于现实。
听起来是多少有些无情了一些,可这恰恰就是当世时代的大体基调,能够做出改变的人却是少数中的少数,另类中的另类,万中取一可能都是有点说多了……
想明白这一点的刘禅心里一时是有些气馁,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
有背景有势力,那是自己投胎的本事好,不用白不用啊!
虽然这一趟来的有些突然跟莫名其妙,但既然身份已经是如此了,那他为什么要强行的拒绝呢?
就如同现在的益州,前景是非常的可观,局势也是相当的明朗。
益北诸郡内维系的平衡,南中诸郡各部蛮夷也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其中自是有南北两地吏治方式方法不同的关系,但要说没有上面的把控微调,却也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就说现在总管南中的邓方,其人虽然是能力不俗跟南中各部蛮夷之间的沟通联系都很密切,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汉家官吏跟蛮夷各部中的脉络桥梁作用。
可这要是没有成都方面的偏袒支持,要是没有刘禅在南中大发神威的将雍家给灭了。
邓方现在怎么可能会如此顺顺利利的做到这种程度,乃至于连个大点的阻碍都看不见,反而那些个南中世家地方豪族都很好说话,蛮夷各部也都相当的给面子。
归根结底,刘禅在这件事当中多少也占了三分的功劳,而且还是一点都不含糊的那一种!
雍家是一方面,越嶲夷部又是一方面。
一个人能够在汉蛮两方都有巨大的威慑力,这可是给了邓方不少的方便。
刘禅自己虽然没有为此而居功的意思,可事实却是难以更改的……
想一想南中现在越发在朝着自己预想当中的情况前进,益北也进入到了相对平静大家本本分分的局势当中。
刘禅就颇为欣慰的揉了揉小团子的大胖脸。
接下来不论是益州还是荆州,主要的基调都是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变化,毕竟真正的发展起来才有足够的底蕴去跟曹孙两家相争。
而在现下表面的平静之余,刘禅却是已经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大汉地域上,是少不了新一番龙争虎斗的。
纵使群雄时代已经过去,但三分天下而逐鹿竞走,其精彩得程度也是不遑多让!
尤其是刘禅一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可能会亲自面对那一个个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将,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异样的情绪。
许是激动许是期待,也有可能带了一点点的怯意。
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但唯独一点却是刘禅自始至终都没有要改变的。
那便是为复兴大汉,为炎刘延续第三世,让天下数千万的大汉子民还可以继续保留心中那身为汉人,国为强汉以攘四夷的自豪感!
…………
第(3/3)页
有一个益州和少许凉州兼部分荆州的情况下,本土势力上仍然是暗流涌动风波不休,那刘备又谈何以复兴大汉,谈何以跟曹魏正面相抗!
怕是到时候连江东所谓的盟友在背后的一些算计,都有可能没有办法处理的干干净净吧……
刘禅怀里抱着小团子,一个人静静的躺在摇椅上。
背后这个物件实际上并不符合当下世代人的习惯,所以刘禅只是让马浦老头造了几个放在自家府上自用,完全没有大肆流传出去的意思。
当然,若是有人眼见左将军府上都用着此等躺椅,心下羡慕之余找人仿制最后找到了马浦老头的身上,那刘禅也不介意给自己多挣一份零花钱的。
所谓潮流,不都是先在少数人身上得到了肯定,然后才会推广到普罗大众之间吗。
而这一部分少数人,却恰恰也是掌握着世间权力的那一小撮人。
亦如一县之地的主官县令,一郡之守一州之牧,乃至于天下共主!
其实有时候刘禅自己也想过,这些经商的法子在自己换个身份之后还有没有这等效果。
自己能够赚了那么多的零花钱,还能分出一部分来充入老爹的私库里面让老爹对自己这点小买卖充耳不闻,实际上却必然是少不了身份使然。
这年头背后若是没点势力没点影响力,怕是根本闹不出来多大的动静就会被有心人抓住机会直接一股脑的收入囊中了。
贫寒出身家无余粮,就算是有万千的发家致富想法,恐怕也很难会有机会付诸于现实。
听起来是多少有些无情了一些,可这恰恰就是当世时代的大体基调,能够做出改变的人却是少数中的少数,另类中的另类,万中取一可能都是有点说多了……
想明白这一点的刘禅心里一时是有些气馁,但很快他就想明白了。
有背景有势力,那是自己投胎的本事好,不用白不用啊!
虽然这一趟来的有些突然跟莫名其妙,但既然身份已经是如此了,那他为什么要强行的拒绝呢?
就如同现在的益州,前景是非常的可观,局势也是相当的明朗。
益北诸郡内维系的平衡,南中诸郡各部蛮夷也都老老实实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
其中自是有南北两地吏治方式方法不同的关系,但要说没有上面的把控微调,却也做不到这样的程度。
就说现在总管南中的邓方,其人虽然是能力不俗跟南中各部蛮夷之间的沟通联系都很密切,完美的表现出了一个汉家官吏跟蛮夷各部中的脉络桥梁作用。
可这要是没有成都方面的偏袒支持,要是没有刘禅在南中大发神威的将雍家给灭了。
邓方现在怎么可能会如此顺顺利利的做到这种程度,乃至于连个大点的阻碍都看不见,反而那些个南中世家地方豪族都很好说话,蛮夷各部也都相当的给面子。
归根结底,刘禅在这件事当中多少也占了三分的功劳,而且还是一点都不含糊的那一种!
雍家是一方面,越嶲夷部又是一方面。
一个人能够在汉蛮两方都有巨大的威慑力,这可是给了邓方不少的方便。
刘禅自己虽然没有为此而居功的意思,可事实却是难以更改的……
想一想南中现在越发在朝着自己预想当中的情况前进,益北也进入到了相对平静大家本本分分的局势当中。
刘禅就颇为欣慰的揉了揉小团子的大胖脸。
接下来不论是益州还是荆州,主要的基调都是积蓄力量以待时机变化,毕竟真正的发展起来才有足够的底蕴去跟曹孙两家相争。
而在现下表面的平静之余,刘禅却是已经能够预见到未来的大汉地域上,是少不了新一番龙争虎斗的。
纵使群雄时代已经过去,但三分天下而逐鹿竞走,其精彩得程度也是不遑多让!
尤其是刘禅一想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可能会亲自面对那一个个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将,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异样的情绪。
许是激动许是期待,也有可能带了一点点的怯意。
各种各样的情绪都有,但唯独一点却是刘禅自始至终都没有要改变的。
那便是为复兴大汉,为炎刘延续第三世,让天下数千万的大汉子民还可以继续保留心中那身为汉人,国为强汉以攘四夷的自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