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开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正如宋文松所料,谭成的折子早就到了金陵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他要等到宋文松的折子准备呈上去的时候,他抢先一步将折子呈上去,从而亮明自己的态度。
作为手握重兵的武将,谭成身边也是谋士云集,对金陵的局势他们早就有自己的判断了,基于这样的判断,谭成深知,龙灵秀要称帝的事情几乎是不能阻挡,既然这样,他就要找个时间把劝进的折子送上去。
而这中间的微妙在于,谭成所忌惮者除了龙灵秀之外,另外就是宋文松了。他得看宋文松的态度行事,如果宋文松还和龙灵秀之间对峙着,那他就不能过于急着表态,因为他太急,宋文松必然对他有看法,这对他来说非常的不利。
而宋文松有态度的时候,他又必须抢在前头,唯有如此,才能向龙灵秀表示他谭成终究还是龙灵秀自己的人,和宋文松之间还是存在差别。
宋文松对此洞若观火,或者说是董永对此洞若观火,实际上董永这个人心思城府非常的深,他之所以敢去和龙灵秀叫板,实际上他已经早有防备。
多年以来,董永早就培养了不止一个替身,他的替身都是精挑细选的,就算是府上的人也都分辨不出来,所以汤宁所谓的灭了董永,不过就杀了一个替身而已。
董永如果那么容易就被杀,他也活不到今天,实际上仲父家族的人都容易夭折,所以仲父家的人各自都有保命的本事,董永当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宋文松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把劝进的折子就递上去了,这个折子中当然是各种肉麻的吹捧,同样的话其他说出来是一个味道,而从宋文松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口中说出来又是另外的味道。
反正龙灵秀看到折子之后,心情大好,然而谭成这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把折子立马送上去,封疆大吏劝进的折子到了,如此一来满朝文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凡是还在位的文武百官,几乎都递了折子劝进。
而金陵内外,甚至包括整个江南,没有整垮的权阀豪门,都纷纷表态要女帝为尊。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丑态不一而足。
终于,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无数人头落地,无数权阀豪门被血洗,像汤宁,童小黎这样出身普通的寒门士子,很多人都被拔擢到了高位,反正朝野都经过了血腥的洗牌。
这一切都搞定之后,龙灵秀直接废了龙中云,然后改了元年,年号天启,将自己封为大康天启至高圣皇帝,正式诏告天下,女帝登基。
龙灵秀甚至都不愿意去给陆铮去旨意,而是直接就将之前龙中云登基称帝的那一套议程,那一套人马用了起来,金陵的百姓今年真是长见识了,一年之内看到了两次皇帝登基大典。
而第二次登基大典比第一次更要隆重数倍,而女帝登基也开了历史的先河,大康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正如宋文松所料,谭成的折子早就到了金陵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他要等到宋文松的折子准备呈上去的时候,他抢先一步将折子呈上去,从而亮明自己的态度。
作为手握重兵的武将,谭成身边也是谋士云集,对金陵的局势他们早就有自己的判断了,基于这样的判断,谭成深知,龙灵秀要称帝的事情几乎是不能阻挡,既然这样,他就要找个时间把劝进的折子送上去。
而这中间的微妙在于,谭成所忌惮者除了龙灵秀之外,另外就是宋文松了。他得看宋文松的态度行事,如果宋文松还和龙灵秀之间对峙着,那他就不能过于急着表态,因为他太急,宋文松必然对他有看法,这对他来说非常的不利。
而宋文松有态度的时候,他又必须抢在前头,唯有如此,才能向龙灵秀表示他谭成终究还是龙灵秀自己的人,和宋文松之间还是存在差别。
宋文松对此洞若观火,或者说是董永对此洞若观火,实际上董永这个人心思城府非常的深,他之所以敢去和龙灵秀叫板,实际上他已经早有防备。
多年以来,董永早就培养了不止一个替身,他的替身都是精挑细选的,就算是府上的人也都分辨不出来,所以汤宁所谓的灭了董永,不过就杀了一个替身而已。
董永如果那么容易就被杀,他也活不到今天,实际上仲父家族的人都容易夭折,所以仲父家的人各自都有保命的本事,董永当然也不例外。
就这样,宋文松没有任何的讨价还价,把劝进的折子就递上去了,这个折子中当然是各种肉麻的吹捧,同样的话其他说出来是一个味道,而从宋文松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口中说出来又是另外的味道。
反正龙灵秀看到折子之后,心情大好,然而谭成这时候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把折子立马送上去,封疆大吏劝进的折子到了,如此一来满朝文武,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但凡是还在位的文武百官,几乎都递了折子劝进。
而金陵内外,甚至包括整个江南,没有整垮的权阀豪门,都纷纷表态要女帝为尊。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丑态不一而足。
终于,所有的事情都尘埃落定了,无数人头落地,无数权阀豪门被血洗,像汤宁,童小黎这样出身普通的寒门士子,很多人都被拔擢到了高位,反正朝野都经过了血腥的洗牌。
这一切都搞定之后,龙灵秀直接废了龙中云,然后改了元年,年号天启,将自己封为大康天启至高圣皇帝,正式诏告天下,女帝登基。
龙灵秀甚至都不愿意去给陆铮去旨意,而是直接就将之前龙中云登基称帝的那一套议程,那一套人马用了起来,金陵的百姓今年真是长见识了,一年之内看到了两次皇帝登基大典。
而第二次登基大典比第一次更要隆重数倍,而女帝登基也开了历史的先河,大康历朝历代从来没有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