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美国农场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4节 姐姐来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没有选择。

  除非农场啤酒不要了。

  张一取来伏特加和一两量口杯。

  为四人各倒一杯。

  带着疑惑表情,阿尼尔揣起酒杯一饮而尽。

  最后阿尼尔同意,他喝不出伏特加好坏。

  其手下萨尔曼很懂伏特加。

  在老板阿尼尔耳边低语几句。

  阿尼尔脸上露出笑容,向张一递出手。

  张一伸手和他握在一起。

  交意达成。

  送走阿尼尔,时间已经下午四点。

  已经来不及举办派对。

  张一在游乐室里找到小七。

  她和一个金发小女孩,正玩的开心。

  小女孩和小七同龄。

  是小提琴家马娅.罗林斯的妹妹。

  游乐室连着后院。

  包括马娅,几女围坐在游乐室外面的几张藤桌前、正在聊天、喝咖啡。

  看上去悠闲、惬意。

  “客人走了吗?”美琳关心问,“他们看上去怒气冲冲?”

  张一耸耸肩解释一句,“催啤酒定单。”

  说话时张一走到旁边一把高背藤椅前坐下。

  美琳知道克洛斯农场目前面临的困境。

  香江酿酒车间产量有限。

  克洛斯农场正在酿造的酒水,全是积压。

  因为酿酒牌照被摘,无法售卖。

  美琳支手撑额,脑海里灵光一闪。

  建议道:“明年是总统大选年,你可以在报纸上放出风声,就说打算支持驴党,这样可以从侧面给现任象党国务卿施加压力。”

  安琪补充道。

  “两份报纸,目前每周可卖一百万份,西雅图市五百万人口占华盛顿总人口85%。

  可以在文章里多夹一些软文批击象党,他们一定很害怕。”

  夹软文,是张一宁愿亏本收购两份报纸的初衷。

  为什么换掉芭比?

  居然在张一的报纸上,写华人餐馆坏话,这不等于打张一脸吗?

  换小舅子艾伦.库克后。

  报纸画风向忽变。

  写华人坏话的报道全部消失。

  取而代之。

  在一份数张报纸中,不显眼的文章里夹一条软文。

  比如,某某华人小朋友拾金不昧。

  为防止反感,一份报纸只夹一条软文。

  下一周报纸,再夹一条。

  比如,某某华人智斗抢匪。

  这样缓慢、潜意识影响读者。

  达到改变华人在西雅图地位的目地。

  这个过程,需循环渐进。

  不能操之过急,如果通篇都写华人好。

  只会适得其反。

  安琪的建意,张一之前也想过。

  在报纸里夹一些政治倾向软文。

  一直没做的原因,是因为不想激化矛盾。

  现在看来,自己的善意、被别人当成软弱。

  是时候让象党国务卿感受一下华盛顿州人民的热情。

  下一届如果还想干。

  五十六州之一,华盛顿州的重要性不需多述。

  张一把电话打给奥琳娜的弟弟——艾伦。

  通知他在每期报纸中,多夹几条批击象党的政治软文。

  试想。

  西雅图市人口点全州85%,其中五个人里就一个订阅《西雅图工人报》或《西雅图周报》。

  影响已经足够宽广。

  至于,美琳的提议。

  有些行不通。

  总统候选人不比州议员、市议员竟选。

  别看张一有钱,人家真不敢收。

  ‘通俄门’是最好证明。

  如果以美琳名义进行,也行不通。

  聚光灯下,没有秘密。

  小妾们一言、我一言,为张一出注意。

  下午四点太阳并不烈,撒在身上暖暖的。

  张一很享受眼下平静时光。

  这时阿姨走过来传达。

  陈华在客厅等。

  张一明白陈华还没放弃,知道他来的目的。

  再不种下冬麦,可就来不及了。

  尼可起身跟随,张一一起来到客厅。

  果然。

  陈华脸上表情焦急,请求道:“这么多地空着可惜,种上小麦吧。”

  张一也想种。

  农场土地肥沃,空着确实可惜。

  然。

  上半年收割的大、小麦,合计约25000吨。

  其中,还有一大在地库里堆着呢。

  加上还有约20000吨玉米。

  足够未来一年酿酒使用。

  这么多存粮,偏偏不能卖。

  万幸建造酿酒车间之初。

  张一明智地花费更多,挖出和车间面积二十万平方,相同的地下空间。

  且花费金钱,为其配上通风系统。

  温度、湿度控制系统。

  这才能保证粮食堆在里面不会发霉、腐烂。

  张一面露难色。

  陈华和尼可皆明白原因。

  虽说浪费可耻,可库存的粮食也太多。

  过之不及。

  张一正打算再次狠心拒绝陈华。

  尼可轻咳一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