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 齐楚横插太行径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分部在大山中的五路大军,不需半日,尽会知晓。
要是这还不保险的话,唐昧还有最后的手段。
五军将领得到主将命令,若是有变,以退出山地、保存实力为主,不得恋战,前军每到一处,都要书信于主将,及时汇报各路情况。
这样的层层安排,不仅可以令唐昧随时随地的掌握全军动向,而且在一旦发生变故的时候,能够快速撤离。
虽然在离他几十里外,就有匡章的齐国大军,但联军毕竟是联军,而非一军,若是遇到变故,不管是谁,首先要做的,肯定是保存自己这一方的实力。
十万大军,宛如长龙,可再长的龙,一旦入了这山谷之中,也不过如同蚯蚓一般,踪迹难觅,能否掌握信息,就很关键了。
与之相比,匡章的阵法,就弄得没有这么麻烦了。
河谷、阳谷,齐军当以河谷为重,阳谷次之。
齐国十五万大军,按照匡章的策略,十万走河谷,五万走阳谷,主将匡章,率领五万大军,亲走阳谷。
因为他觉得,白起善于歼灭,既然是歼灭,那他一定会集中优势兵力埋伏。
十万人歼灭十万人,太过冒险了,十万人歼灭五万人,白起一定做得到,而且还很有想法,再加上河谷地形开阔,这十万大军,几乎不会遇到白起的袭击,而阳谷大军,就不好说了。
当初在选择的时候,他走阳谷河谷,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小谋划,并非是真正的关心唐昧,关心楚国大军。
虽然据前方探子来报,白起的大军营寨,多是在阳谷和河谷一带,因为这才是二十五万大军,能通行的路,可白起这个人,很不好说,就怕他来个反其道而行。
齐楚二十五万大军,七路进攻,目的地是秦国平阳邑,按照正常的战法,白起此番领军出击,乃是御敌,既是御敌,只需将他们阻挡之外就足够了,何况白起的麾下,就只有十万大军,他只能利用占据先机的优势,利用山谷大军无法展开的优势,来掩盖他兵力上的劣势,结下营寨坚守。
他将本该在河东的战事,推移到太行径,不正是这样的打算吗?
只是匡章再一想,他要面对的是白起,既然是白起,就不可能只是这么简单的战法,白起也很有可能,集中优势兵力,来击退他们其中之一。
唐昧说得很对,多路进兵,是在发挥齐楚联军兵力上的优势,但也是在暴露出劣势。
二十五万大军合在一起时,是二十五万,而现在则是分成了十万一部,五万一部,还有两万五部,面对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分部在大山中的五路大军,不需半日,尽会知晓。
要是这还不保险的话,唐昧还有最后的手段。
五军将领得到主将命令,若是有变,以退出山地、保存实力为主,不得恋战,前军每到一处,都要书信于主将,及时汇报各路情况。
这样的层层安排,不仅可以令唐昧随时随地的掌握全军动向,而且在一旦发生变故的时候,能够快速撤离。
虽然在离他几十里外,就有匡章的齐国大军,但联军毕竟是联军,而非一军,若是遇到变故,不管是谁,首先要做的,肯定是保存自己这一方的实力。
十万大军,宛如长龙,可再长的龙,一旦入了这山谷之中,也不过如同蚯蚓一般,踪迹难觅,能否掌握信息,就很关键了。
与之相比,匡章的阵法,就弄得没有这么麻烦了。
河谷、阳谷,齐军当以河谷为重,阳谷次之。
齐国十五万大军,按照匡章的策略,十万走河谷,五万走阳谷,主将匡章,率领五万大军,亲走阳谷。
因为他觉得,白起善于歼灭,既然是歼灭,那他一定会集中优势兵力埋伏。
十万人歼灭十万人,太过冒险了,十万人歼灭五万人,白起一定做得到,而且还很有想法,再加上河谷地形开阔,这十万大军,几乎不会遇到白起的袭击,而阳谷大军,就不好说了。
当初在选择的时候,他走阳谷河谷,其实也是有着自己的小谋划,并非是真正的关心唐昧,关心楚国大军。
虽然据前方探子来报,白起的大军营寨,多是在阳谷和河谷一带,因为这才是二十五万大军,能通行的路,可白起这个人,很不好说,就怕他来个反其道而行。
齐楚二十五万大军,七路进攻,目的地是秦国平阳邑,按照正常的战法,白起此番领军出击,乃是御敌,既是御敌,只需将他们阻挡之外就足够了,何况白起的麾下,就只有十万大军,他只能利用占据先机的优势,利用山谷大军无法展开的优势,来掩盖他兵力上的劣势,结下营寨坚守。
他将本该在河东的战事,推移到太行径,不正是这样的打算吗?
只是匡章再一想,他要面对的是白起,既然是白起,就不可能只是这么简单的战法,白起也很有可能,集中优势兵力,来击退他们其中之一。
唐昧说得很对,多路进兵,是在发挥齐楚联军兵力上的优势,但也是在暴露出劣势。
二十五万大军合在一起时,是二十五万,而现在则是分成了十万一部,五万一部,还有两万五部,面对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