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一 奔腾的乡村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他们具有时下最稀罕的建设家乡的精神。他们被恭维,眼睛发亮,脑子又多了一窍,无不自我倾倒,自我加冕:“咱们乡镇正处于建设之中,急需有人带动!”拍拍胸膛,似乎他们真是港湾镇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材。他们从此又给自己套上了爱家乡爱祖国一一爱家乡当然爱国一一的好名声,以此冲淡他们边教书边在外面经商的刺目行径。既然他们这么热爱家乡,家乡理所当然也爱他们,他们是本土人士,占足天时地利,好好地赚取着一笔又一笔外快。在港湾中学的教师队伍中,他们两位率先在白云滩娱乐城置了产业,这当然是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他们实际上办不到而又到处吹嘘的自愿放弃了的城市生活,便有了翻三翻的补偿。
璧君是唱歌能手,他在白云滩娱乐城设置的“当代青年”卡拉OK厅,迎合了年青人的口胃,也让他的唱歌才能得以廷伸。他的歌舞厅,欢歌载舞至通宵达旦,为他引进了滚滚财源。他很有理由重视这一产业,把原本的港湾中学的教书职业,渐渐视作副业了。他的女朋友也如他的滚滚财源,越滚越多,他每天都处于流行歌曲、金钱与女人当中,围三者团团转,也被三者搞得晕头转向。女人太多了,兴奋多麻烦也多,他经常打游击阵与阵地阵。他活得快乐刺激而又紧张,俨然是个陶醉于现代文明的香港人。
王校长对此敢怒而不敢言,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王校长已感到:他拉着的这辆教育之车,已开始摇晃了。教师的工资远远跟不上时势,一些不能安贫乐教分子,当然千万百计浑水摸鱼,趁时势捞一把一一听说珠江三角洲那边的本土人,都不肯当教师,学校只好聘请外地教员。王校长早就担心着这种情况,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到港湾来一一想不到果真来了!他哀号:发展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倒退!他真恨不得时间退回五十年代去,魏晋的名士时代也令人羡慕。他此生别无他求,只愿意他拉的这辆车安稳、妥当;他可不怕生活的艰苦,他是吃得苦的。
王璧君在白云滩的产业一确定,第一个起而仿效的,就是吴潇定,他马上也去白云滩占领了一席之地。歌唱不是潇定的专长,但他风度迷人,能说会道,结交广泛,他相信这就是一笔丰厚的资本,事业有望成功的基石。他知道人以食为天,爱游乐的人也爱吃喝,两者如影随形。他选择了美食,在白云滩美食街办起了大排档,树立一个大红招牌“潇洒食家”。他雇的掌勺小伙子,是有厨师证的,炒得几个招牌拿手好菜,在这带地方,那个才真叫名声响当当。雇的外省女郎当招待,皮肤白皙,脸蛋儿红扑扑,总挂着迷人的微笑;花枝招展地穿梭于餐桌之间,引得客人垂涎欲滴。就这样,潇定堂而皇之的,充当起董事长兼经理来。他不时打着硬领胎,穿着锃亮的毫不含糊的真质皮鞋,在港湾中学与他的美食店两点一线上奔驰。为了兴隆他的生意,还偶尔请他的好哥儿璧君到酒店高歌一曲,以助吃兴——这招果真能招徕客人,兴隆他的生意。他们本是知识界人事,在这儿白云滩进进出出,真是斯文扫地。但他们的口袋总是鼓鼓的,比起他们那些安份但囊中酸涩的同事来,却是得意且潇洒百倍了。港湾中学那群循规蹈矩的教师,对他们抱着又是羡慕又是鄙视的双重态度,把他们看成了港湾中学的光荣的同时也看成耻辱。他们毕竟为本校在白云滩这个省级旅游区争了一席一一不,应是两席之地!谁又有这个能耐?
继王璧君之后又添了一个吴潇定,王校长更加惶惶不安了。他几次萌发了向上级报告他们行为偏差的念头,却又担心他们就此丢了“铁饭碗”一一他们毕竟是从农家辛辛苦苦拼搏奋斗出来的。王校长心慈,真下不了“清除杂质”、整顿队伍的决心。潇定、璧君似乎体察出了王校长的思想动向,于是在某个节日,两人约着拎了一箱鹰唛花生油,几合补脑汁并几斤鲜亮水果,登门探望校长。脸上是一副诚实可怜相,言词凄楚感人,为博得王校长的同情,相信他们的节外生枝是有充份理由。他们不惜增加父母的岁数,把健康的还可参加体力劳动的父母描绘成体弱多病的苍苍老人,只碍于众所周知的事实,才没有妄拟膝下有一打嗷嗷待哺的幼儿一一这与他们平时的潇洒昂扬,真是相去径庭。王校长便心软了,不知是与生俱来的心慈,还是补脑汁的软化作用。但从此以后,就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晚自修、升旗仪式甚至教师会议缺席,正课总是迟到又早退。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经他们去头除去的裁剪,浓缩为二十五分钟左右的精华。如果他们再在课堂上夸夸其谈,一节课就等于学生喝西北风了。王校长不厌其烦,忍气吞声,私下找他们苦口婆心劝说;他们当面承认不对,千个道歉万个保证,但一转背就风吹过了耳。王校长把潇定一学期的成绩浏览一下,把学生对璧君的不满的呼声收集起来,就顺势给他们两个来一个小小的惩罚,就是他们送的花生油、补脑汁也救不了他们了。他俩都被重新安排了课务——不是校长个人宣布,而是庄严地通过了学校行政领导会议的表决。学校教导处宣布:王璧君在他的卡拉OK厅放开喉咙大唱特唱,但给学生上课却放录音带,本末倒置一一他既然在课堂上不愿意唱歌,他就去检查卫生,登记学生以及教师考勤吧。潇定呢,一位堂堂的语文糸高材生,回到本中学任教的第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本市小有名气的作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他们具有时下最稀罕的建设家乡的精神。他们被恭维,眼睛发亮,脑子又多了一窍,无不自我倾倒,自我加冕:“咱们乡镇正处于建设之中,急需有人带动!”拍拍胸膛,似乎他们真是港湾镇不可缺少的栋梁之材。他们从此又给自己套上了爱家乡爱祖国一一爱家乡当然爱国一一的好名声,以此冲淡他们边教书边在外面经商的刺目行径。既然他们这么热爱家乡,家乡理所当然也爱他们,他们是本土人士,占足天时地利,好好地赚取着一笔又一笔外快。在港湾中学的教师队伍中,他们两位率先在白云滩娱乐城置了产业,这当然是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他们实际上办不到而又到处吹嘘的自愿放弃了的城市生活,便有了翻三翻的补偿。
璧君是唱歌能手,他在白云滩娱乐城设置的“当代青年”卡拉OK厅,迎合了年青人的口胃,也让他的唱歌才能得以廷伸。他的歌舞厅,欢歌载舞至通宵达旦,为他引进了滚滚财源。他很有理由重视这一产业,把原本的港湾中学的教书职业,渐渐视作副业了。他的女朋友也如他的滚滚财源,越滚越多,他每天都处于流行歌曲、金钱与女人当中,围三者团团转,也被三者搞得晕头转向。女人太多了,兴奋多麻烦也多,他经常打游击阵与阵地阵。他活得快乐刺激而又紧张,俨然是个陶醉于现代文明的香港人。
王校长对此敢怒而不敢言,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王校长已感到:他拉着的这辆教育之车,已开始摇晃了。教师的工资远远跟不上时势,一些不能安贫乐教分子,当然千万百计浑水摸鱼,趁时势捞一把一一听说珠江三角洲那边的本土人,都不肯当教师,学校只好聘请外地教员。王校长早就担心着这种情况,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到港湾来一一想不到果真来了!他哀号:发展其实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倒退!他真恨不得时间退回五十年代去,魏晋的名士时代也令人羡慕。他此生别无他求,只愿意他拉的这辆车安稳、妥当;他可不怕生活的艰苦,他是吃得苦的。
王璧君在白云滩的产业一确定,第一个起而仿效的,就是吴潇定,他马上也去白云滩占领了一席之地。歌唱不是潇定的专长,但他风度迷人,能说会道,结交广泛,他相信这就是一笔丰厚的资本,事业有望成功的基石。他知道人以食为天,爱游乐的人也爱吃喝,两者如影随形。他选择了美食,在白云滩美食街办起了大排档,树立一个大红招牌“潇洒食家”。他雇的掌勺小伙子,是有厨师证的,炒得几个招牌拿手好菜,在这带地方,那个才真叫名声响当当。雇的外省女郎当招待,皮肤白皙,脸蛋儿红扑扑,总挂着迷人的微笑;花枝招展地穿梭于餐桌之间,引得客人垂涎欲滴。就这样,潇定堂而皇之的,充当起董事长兼经理来。他不时打着硬领胎,穿着锃亮的毫不含糊的真质皮鞋,在港湾中学与他的美食店两点一线上奔驰。为了兴隆他的生意,还偶尔请他的好哥儿璧君到酒店高歌一曲,以助吃兴——这招果真能招徕客人,兴隆他的生意。他们本是知识界人事,在这儿白云滩进进出出,真是斯文扫地。但他们的口袋总是鼓鼓的,比起他们那些安份但囊中酸涩的同事来,却是得意且潇洒百倍了。港湾中学那群循规蹈矩的教师,对他们抱着又是羡慕又是鄙视的双重态度,把他们看成了港湾中学的光荣的同时也看成耻辱。他们毕竟为本校在白云滩这个省级旅游区争了一席一一不,应是两席之地!谁又有这个能耐?
继王璧君之后又添了一个吴潇定,王校长更加惶惶不安了。他几次萌发了向上级报告他们行为偏差的念头,却又担心他们就此丢了“铁饭碗”一一他们毕竟是从农家辛辛苦苦拼搏奋斗出来的。王校长心慈,真下不了“清除杂质”、整顿队伍的决心。潇定、璧君似乎体察出了王校长的思想动向,于是在某个节日,两人约着拎了一箱鹰唛花生油,几合补脑汁并几斤鲜亮水果,登门探望校长。脸上是一副诚实可怜相,言词凄楚感人,为博得王校长的同情,相信他们的节外生枝是有充份理由。他们不惜增加父母的岁数,把健康的还可参加体力劳动的父母描绘成体弱多病的苍苍老人,只碍于众所周知的事实,才没有妄拟膝下有一打嗷嗷待哺的幼儿一一这与他们平时的潇洒昂扬,真是相去径庭。王校长便心软了,不知是与生俱来的心慈,还是补脑汁的软化作用。但从此以后,就得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晚自修、升旗仪式甚至教师会议缺席,正课总是迟到又早退。四十五分钟的一节课,经他们去头除去的裁剪,浓缩为二十五分钟左右的精华。如果他们再在课堂上夸夸其谈,一节课就等于学生喝西北风了。王校长不厌其烦,忍气吞声,私下找他们苦口婆心劝说;他们当面承认不对,千个道歉万个保证,但一转背就风吹过了耳。王校长把潇定一学期的成绩浏览一下,把学生对璧君的不满的呼声收集起来,就顺势给他们两个来一个小小的惩罚,就是他们送的花生油、补脑汁也救不了他们了。他俩都被重新安排了课务——不是校长个人宣布,而是庄严地通过了学校行政领导会议的表决。学校教导处宣布:王璧君在他的卡拉OK厅放开喉咙大唱特唱,但给学生上课却放录音带,本末倒置一一他既然在课堂上不愿意唱歌,他就去检查卫生,登记学生以及教师考勤吧。潇定呢,一位堂堂的语文糸高材生,回到本中学任教的第一个真正的大学生,本市小有名气的作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