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我师父是骆宾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九章 福昌县子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激之至。”

  苏良嗣呵呵一笑,“老夫今天来,是想亲眼看看你这新式耕种法的收成的。”

  郑东楞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这种级别的高官,知道这点消息应该是易如反掌,更何况自己也没有刻意隐瞒。

  “那可能要苏相等一会了,估计最快也得午时才能报上结果。”

  “没关系,老夫正好可以与郑爵爷聊一聊。”苏良嗣斜靠在郑东平时坐的位置,“你先把你刚才所吟之诗完整的念一遍给老夫听听。”

  郑东不敢怠慢,连忙把白乐天这篇《观刈麦》的全文背诵了一遍。

  苏良嗣连说了三声好,“你这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觉悟,真是难能可贵。”

  说话间,蔡小刀来报,说二十户的收成和平均亩产已经统计出来了。

  郑东从蔡小刀手中接过账本,递给了苏良嗣。后者一目十行,转瞬间就看完了,“你这是什么田?怎么会有这么高的收成?”

  郑东自己还不知道收成如何,只知道此地以往种植冬小麦,亩产不过二百斤。

  从苏良嗣手中接过账本,郑东也略微浏览了一遍。

  只见排在第一位的,还是第七户的牛二河,平均亩产为三百九十四斤,第二名是第十六户的李大,之前的短签第一,今年平均亩产三百八十一斤。

  排在末位的,是第十三户张大干,平均亩产三百三十斤。

  另外,蔡小刀还特别记录了单亩最高产,是为郑老丈家的一亩好田,单亩收成高达四百二十七斤。

  对于没见过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的唐朝人,这样的数据确实会让他们大吃一惊。

  郑东给苏良嗣解释了一通,表示自己也没有怎么指导,完全是因为农户们实心用事而已。

  苏良嗣哪里肯信,回去就把此事上报给了武则天。

  作为劝课农桑的主导者,武则天怎么可能会放过郑东,因此郑东就跪着给武则天讲解小麦耕种的过程和细节。

  再加上苏良嗣呈上来的那篇《观刈麦》,以及李昭德抄录过来的《师说》,武则天又惊又喜,

  “你小子,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一诗一文,一农一教,可谓是教学农事两开花啊!”

  郑东趴在地上不敢吱声,生怕武则天心血来潮,让自己当堂赋诗作文,那这不就露馅了?

  武则天抱着那两纸文章,坐在御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