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相由心生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争中来,此人是要有大用的,如果平白的为其树敌,只会使之陷入无穷的麻烦之中。
在考虑的人选中,广平王李豫并不在其列,反倒是他的另一个儿子,建宁王李琰,其轮廓在脑中越来越清晰。
李琰的性格嫉恶如仇,敢作敢为,又顾念兄弟情分,真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想到这里,李亨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崔涣也不急着打断皇帝的思路,只双目微垂,静静的等着,等着皇帝说话。
半晌之后,李亨终于开口说话:
“监军使职已经存续三十余载,即便朕有此心,也不能在一朝一夕间废止,重要循序渐进!”
崔涣面无表情,躬身赞道:
“陛下圣明!”
李亨又道:
“不过,左卫军的主将朕已经有了更合适的人选!”
闻言,崔涣的眼皮猛然张开了,眸子闪出灼人的光芒,但依旧是静静的等着。
“建宁王素有能力,以此人掌左卫军。不过毕竟年资浅薄,便先任为左卫将军吧!”
左卫将军比左卫大将军次了一等,但以李琰为作为将军实际负责军中常务,就等于间接制衡住了李辅国。
崔涣的眼皮又跳了跳,似乎对李亨的这个决定并不甚满意。
“陛下,建宁王虽有能力,老臣却以为广平王更胜一筹!”
言下之意竟是觉得李豫更合适执掌左卫军。
李亨则摆手道:
“崔卿误会了朕的初衷。广平王朕是要有大用的,让他卷入朝内纷争,并不合适!”
这番话却出于崔涣的意料之外,愣了一下,竟追问道:
“敢问陛下,将委以广平王何等重担?”
李亨也不隐瞒,直言道:
“房琯克复东都以后,朕打算派广平王坐镇洛阳,居中提调,直捣安贼巢穴范阳!”
陡得,崔涣竟一揖匍拜。
“陛下圣明!”
直起身子时,低垂的眼皮间竟似有一丝晶莹的光芒!
又了却一桩心事,李亨的心情舒畅了不少,话头一转就提起了他刚刚收入囊中的人才。
“崔卿可听说过渤海郡高适?”
崔涣眯起了眼睛,琢磨着这个名字,半晌后才悠然道:
“陛下所指,莫非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高仲武?”
李亨击掌笑道:
“看来此人诗名在外,连崔卿都有所耳闻。”
高适的律诗尤其以边塞为最,其高亢雄浑的风格也正迎合了时下文人的审美,因而当李亨第一次读到高适的诗文时,立即就被粗朴直白的文字所吸引了!相比之下,诗中多愁苦之意境的杜甫诗文则不被时人所喜。
赞了几句高适的诗文水准,李亨话锋一转,又问道:
“高适此人崔卿以为当得大任否?”
崔涣道:
“诗文可见才情胸襟,但究竟能否胜任有关职司,老臣也不敢妄下断语!”
对于崔涣的回答,李亨有些失望,但这是老成之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争中来,此人是要有大用的,如果平白的为其树敌,只会使之陷入无穷的麻烦之中。
在考虑的人选中,广平王李豫并不在其列,反倒是他的另一个儿子,建宁王李琰,其轮廓在脑中越来越清晰。
李琰的性格嫉恶如仇,敢作敢为,又顾念兄弟情分,真是再合适不过的选择。想到这里,李亨的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丝笑意。
崔涣也不急着打断皇帝的思路,只双目微垂,静静的等着,等着皇帝说话。
半晌之后,李亨终于开口说话:
“监军使职已经存续三十余载,即便朕有此心,也不能在一朝一夕间废止,重要循序渐进!”
崔涣面无表情,躬身赞道:
“陛下圣明!”
李亨又道:
“不过,左卫军的主将朕已经有了更合适的人选!”
闻言,崔涣的眼皮猛然张开了,眸子闪出灼人的光芒,但依旧是静静的等着。
“建宁王素有能力,以此人掌左卫军。不过毕竟年资浅薄,便先任为左卫将军吧!”
左卫将军比左卫大将军次了一等,但以李琰为作为将军实际负责军中常务,就等于间接制衡住了李辅国。
崔涣的眼皮又跳了跳,似乎对李亨的这个决定并不甚满意。
“陛下,建宁王虽有能力,老臣却以为广平王更胜一筹!”
言下之意竟是觉得李豫更合适执掌左卫军。
李亨则摆手道:
“崔卿误会了朕的初衷。广平王朕是要有大用的,让他卷入朝内纷争,并不合适!”
这番话却出于崔涣的意料之外,愣了一下,竟追问道:
“敢问陛下,将委以广平王何等重担?”
李亨也不隐瞒,直言道:
“房琯克复东都以后,朕打算派广平王坐镇洛阳,居中提调,直捣安贼巢穴范阳!”
陡得,崔涣竟一揖匍拜。
“陛下圣明!”
直起身子时,低垂的眼皮间竟似有一丝晶莹的光芒!
又了却一桩心事,李亨的心情舒畅了不少,话头一转就提起了他刚刚收入囊中的人才。
“崔卿可听说过渤海郡高适?”
崔涣眯起了眼睛,琢磨着这个名字,半晌后才悠然道:
“陛下所指,莫非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高仲武?”
李亨击掌笑道:
“看来此人诗名在外,连崔卿都有所耳闻。”
高适的律诗尤其以边塞为最,其高亢雄浑的风格也正迎合了时下文人的审美,因而当李亨第一次读到高适的诗文时,立即就被粗朴直白的文字所吸引了!相比之下,诗中多愁苦之意境的杜甫诗文则不被时人所喜。
赞了几句高适的诗文水准,李亨话锋一转,又问道:
“高适此人崔卿以为当得大任否?”
崔涣道:
“诗文可见才情胸襟,但究竟能否胜任有关职司,老臣也不敢妄下断语!”
对于崔涣的回答,李亨有些失望,但这是老成之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