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宰相欲叙功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子弟,不要辱没了先祖,有些事既然做得出来就要敢于承担!”
“秦,秦大夫,可,可我不想死啊!”
“你还有的选吗?”
此时的李僙就好像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一样,死死的抓住秦晋的手臂。
“有,有的选,现在的长安城秦大夫一言九鼎,只要秦大夫说一句话,没人敢反对,没人反对的……”
在一旁的裴敬实在看不下去李僙此时的德行,忍不住斥道:
“李僙住口,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秦大夫亦不会为你免罪的!”
李僙口不择言:
“只要大夫能为我免罪,我的家产,所有家产,都愿意交出来,给神武军充作军饷,只要,只要能给我可以容身睡觉的一席之地……像李承宏那样,出家为僧,或是入观修道,从此,从此再也不问世事,世事,还不行吗?”
不等秦晋说话,裴敬就断然喝道:
“不行!纵然秦大夫有意放过你,但汹汹众怒,你又如何平息得了?”
李僙彻底傻眼了,坐在地上放声痛哭。
……
长安政局一年数变,远在灵武的天子终于又有诏书到了,礼部尚书夏元吉检校门下侍中。而按照唐朝的惯例,三省的长官都有进入政事堂拜相的资格。而现在的格局是,各省长官的位置都虚悬着,如此一来夏元吉就成了政事堂的独相。
拜谢天子诏书的那一刻,夏元吉激动的老泪纵横,本以为他的一生只能止步于闲散尚书的位置上,可老天偏偏又眷顾了这个曾经被放弃的人,短短月余功夫就一跃而成了大唐的宰相,而且还是独相。
这种待遇就连权倾朝野的李林甫时代也不曾有过的啊。
夏元吉久历宦海浮沉,过了花甲之年才在偶然的机缘下成就人臣巅峰,自然格外感恩,誓要投桃报李,进入政事堂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官员属吏,商议为神武军一众将校叙功。
“秦大夫克复两京,此乃盖世之功,莫说拜相,就算封王也不为过啊!”
“早在克复洛阳时,秦大夫就已经受封为凉国公,今次若要再进一步,也只有封王才不至于埋没了……”
官员们大多是揣摩人心的老手,自然都清楚这位夏相公身后站着的是秦晋,说不定今日的叙功之议就是得了秦晋的授意。所以,官员们都毫无避忌的纷纷表示,以秦晋的功劳只有封王才不会寒了百官的心。
不过,夏元吉的想法要更加靠谱一点,如果现在一步封王,对秦晋而言未必是好事,倒不如在职司差遣上更进一步来的低调实在。不过,对于秦晋麾下的将校,则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破格提拔,至于如何提拔,提拔多少人,提拔的范围,还要仔细研究。
等众人七七八八都表了态以后,夏元吉咳嗽一声,才缓缓说道:
“我大唐立国以来,还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封王一事尚要从长计议,不过秦大夫已经有了子嗣,不如从优从重荫补其子。”
其实,正如夏元吉所想,官员们并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子弟,不要辱没了先祖,有些事既然做得出来就要敢于承担!”
“秦,秦大夫,可,可我不想死啊!”
“你还有的选吗?”
此时的李僙就好像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一样,死死的抓住秦晋的手臂。
“有,有的选,现在的长安城秦大夫一言九鼎,只要秦大夫说一句话,没人敢反对,没人反对的……”
在一旁的裴敬实在看不下去李僙此时的德行,忍不住斥道:
“李僙住口,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秦大夫亦不会为你免罪的!”
李僙口不择言:
“只要大夫能为我免罪,我的家产,所有家产,都愿意交出来,给神武军充作军饷,只要,只要能给我可以容身睡觉的一席之地……像李承宏那样,出家为僧,或是入观修道,从此,从此再也不问世事,世事,还不行吗?”
不等秦晋说话,裴敬就断然喝道:
“不行!纵然秦大夫有意放过你,但汹汹众怒,你又如何平息得了?”
李僙彻底傻眼了,坐在地上放声痛哭。
……
长安政局一年数变,远在灵武的天子终于又有诏书到了,礼部尚书夏元吉检校门下侍中。而按照唐朝的惯例,三省的长官都有进入政事堂拜相的资格。而现在的格局是,各省长官的位置都虚悬着,如此一来夏元吉就成了政事堂的独相。
拜谢天子诏书的那一刻,夏元吉激动的老泪纵横,本以为他的一生只能止步于闲散尚书的位置上,可老天偏偏又眷顾了这个曾经被放弃的人,短短月余功夫就一跃而成了大唐的宰相,而且还是独相。
这种待遇就连权倾朝野的李林甫时代也不曾有过的啊。
夏元吉久历宦海浮沉,过了花甲之年才在偶然的机缘下成就人臣巅峰,自然格外感恩,誓要投桃报李,进入政事堂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官员属吏,商议为神武军一众将校叙功。
“秦大夫克复两京,此乃盖世之功,莫说拜相,就算封王也不为过啊!”
“早在克复洛阳时,秦大夫就已经受封为凉国公,今次若要再进一步,也只有封王才不至于埋没了……”
官员们大多是揣摩人心的老手,自然都清楚这位夏相公身后站着的是秦晋,说不定今日的叙功之议就是得了秦晋的授意。所以,官员们都毫无避忌的纷纷表示,以秦晋的功劳只有封王才不会寒了百官的心。
不过,夏元吉的想法要更加靠谱一点,如果现在一步封王,对秦晋而言未必是好事,倒不如在职司差遣上更进一步来的低调实在。不过,对于秦晋麾下的将校,则可以进行大规模的破格提拔,至于如何提拔,提拔多少人,提拔的范围,还要仔细研究。
等众人七七八八都表了态以后,夏元吉咳嗽一声,才缓缓说道:
“我大唐立国以来,还没有异姓封王的先例,封王一事尚要从长计议,不过秦大夫已经有了子嗣,不如从优从重荫补其子。”
其实,正如夏元吉所想,官员们并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