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卷7、荣亲王:此荣非彼荣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椿树庵,府后为宗帽头条。邸中多花木山石,复引太平湖入园,林亭尤美……
可是永琪却是反倒一股急火,当晚竟是咳出了血丝来。
虽说皇子成婚、封爵之后,按例应该分府。分府之后,皇子就可以出宫就府,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粮庄、田地、银庄;内务府的包衣人等……
可是这只是明面上的规矩,而私底下也有不成文的规矩,皇帝真正属意的继承人却是即便封王,亦不搬出宫的!
便如如今的皇帝,曾经的宝亲王,便是封王,依旧住在紫禁城里。这规矩是他皇祖父雍正爷立的,那他皇阿玛必定也会执行。
他皇阿玛虽说给他封了亲王,可是他皇阿玛却也要给他预备分府了去!
——这意味着什么,他自是心知肚明!
从为大臣奠酒,为亲王穿孝之后,终于轮到了封王分府——皇子被排除储位的所有暗示,至此时,永琪全都已经凑全了。
.
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太后圣寿节起,宫里正式开始了年尾的数月大庆。
婉兮身为六宫之首,却因为怀着孩子,此时已经显怀,皇帝格外小心翼翼去,这便叫婉兮除了在皇太后圣寿节当日,率领后宫赴寿康宫行礼之外,其余一应事务都不准婉兮亲自管了。
婉兮不能管,贵妃之位还空着,便自是由妃位之上的几位来分担各项内职。
妃位之上,此时本以舒妃为首。可是舒妃自己没有本生的皇子了,这一项上要输给愉妃;且愉妃终究是潜邸老人儿,便在行走次序上,舒妃也不能不有所礼让。
再加上永琪这刚刚被封为和硕荣亲王,倒叫前朝后宫不能不侧目。愉妃自是得意难自掩,凡事不但不再谦让,反倒主动上前,借着自己的年岁和资历,俨然要排到舒妃前头去了。
这副局面,舒妃心下也自不愿意。私下里不由得与语琴说,“瞧瞧,我都想要叫她一声‘愉贵妃娘娘’去了!”
语琴轻笑一声,“你且容得她得意一时去吧。从乾隆六年诞下永琪至今,二十多年去了,她在这后宫里如影子一样,她也够憋屈了。好容易得了永琪的好消息,还不风光几天么?”
“所生皇子封为亲王,母以子贵,人家这会子自以为比咱们身份更贵重去,也是合情合理。”
舒妃轻啐一声,“且叫她得意去!我倒是看着,她究竟能得意几天去!”
颖妃幽幽一笑,“旁的倒也罢了,咱们自为皇贵妃分担就是,我关心的倒是正月初一那天的坤宁宫家祭……坤宁宫家祭原本应该是皇贵妃亲为主祭,可是皇贵妃的身子要紧,自是不能亲下庖厨、煮福肉。终究得从咱们当中择一人来代为行礼。”
语琴便笑了,“那自是舒妃呀!我是汉人,高娃你和豫妃,包括愉妃都是蒙古人,对这些满洲的礼数,自是比不上舒妃娴熟。”
颖妃咯咯一笑,“我就怕,那位蒙古人啊,连这个都必定要抢呢。”
.
皇太后今年圣寿过完,老太太倒是格外高兴。因为她过完了这个圣寿,那“七十三”这个坎儿年便也算过去了。她从过完了圣寿之日起,就可说自己是七十四岁了。
老太太高兴,寿康宫里的庆贺便也从十一月二十五到十二月都没止退过。一众嫔妃也排班道寿康宫陪伴皇太后,或者说话儿,或者在寿康宫内的小戏台看戏,其乐融融。
偏这些日子寿山和福海两个总管太监,却有些神色诡异。
这两位老总管的年岁都不小了,寻常倒不用二人亲力亲为,自有下头的小太监们办差。故此他们也出现在视野里,而且神色有异,自叫几个妃位的都留意到了。
这日舒妃与豫妃一同陪着皇太后,舒妃便不由得道,“妾身倒是有些日子没见寿山谙达了。今儿这是怎么了,寿山谙达神色之间怎么有些慌慌张张的?可是戏台何处不妥,又或者是进内承应的学生谁的嗓子倒了?”
皇太后因心下如释重负,倒是没留意,这便也问安寿,“是么?你去问问,可有事?”
安寿走出去叫住福海问话,稍后回转来,面色也是有些微变。
“到底怎么了?”皇太后是个急性子,这便追问。
安寿犹豫了会子,缓缓道,“……主子无须挂心,就是个内学生昨儿受了些风寒,今儿的嗓子开不了,这便怕是不能唱了。”
“是哪个呀?”皇太后问。
安寿答,“是那个叫金山的。”
“哎哟!”皇太后一拍手,“他唱的小旦,唱得最好!我今儿点的几折,都要他的呢!他怎么受了风寒啊,可是取暖的炭火不够?”
舒妃便起身走到安寿身边儿来,轻声道,“姑姑不方便直接回给皇太后的,这便告诉我吧。我想个辙,委婉地回给皇太后就是。”
安寿叹口气,“今年邪性了,总是有些莫名的诡异之事。这个金山也不是普通的受风寒,是被魇着了,一个劲儿用小嗓儿哭,像个婴儿似的。问什么也说不出来,尽管呱呱地婴啼。”
舒妃也吓了一跳,扭头看皇太后一眼,举袖拭了拭额角。
皇太后就知道必定是出事了,指着舒妃道,“兰襟你个丫头,你必须给我说明白喽!究竟是怎么了?”
舒妃不敢隐瞒,勉为其难地上前,低声报给皇太后了。
皇太后便猛然一个寒战,“这是怎么说的?!”
老太太刚以为自己的坎儿年可算过去了,可是终究圣寿是圣寿、年份是年份,这不是到了十二月,还没过完这一年呢么?
老太太心下便更觉不安,“快去找萨满婆婆去看看事儿!瞧瞧这婴孩儿啼哭,是应在什么事儿上了?”
舒妃亲自去办,她出自满洲世家,对这些规矩最是清楚。
陪着萨满婆婆下了半天的神,将话儿都听了,回来禀告给皇太后。
“大神儿的话,妾身听得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敢给皇太后转述罢了——萨满婆婆下神,请了那婴孩儿上她的身,妾身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椿树庵,府后为宗帽头条。邸中多花木山石,复引太平湖入园,林亭尤美……
可是永琪却是反倒一股急火,当晚竟是咳出了血丝来。
虽说皇子成婚、封爵之后,按例应该分府。分府之后,皇子就可以出宫就府,还能分到属于自己的粮庄、田地、银庄;内务府的包衣人等……
可是这只是明面上的规矩,而私底下也有不成文的规矩,皇帝真正属意的继承人却是即便封王,亦不搬出宫的!
便如如今的皇帝,曾经的宝亲王,便是封王,依旧住在紫禁城里。这规矩是他皇祖父雍正爷立的,那他皇阿玛必定也会执行。
他皇阿玛虽说给他封了亲王,可是他皇阿玛却也要给他预备分府了去!
——这意味着什么,他自是心知肚明!
从为大臣奠酒,为亲王穿孝之后,终于轮到了封王分府——皇子被排除储位的所有暗示,至此时,永琪全都已经凑全了。
.
十一月二十五日,皇太后圣寿节起,宫里正式开始了年尾的数月大庆。
婉兮身为六宫之首,却因为怀着孩子,此时已经显怀,皇帝格外小心翼翼去,这便叫婉兮除了在皇太后圣寿节当日,率领后宫赴寿康宫行礼之外,其余一应事务都不准婉兮亲自管了。
婉兮不能管,贵妃之位还空着,便自是由妃位之上的几位来分担各项内职。
妃位之上,此时本以舒妃为首。可是舒妃自己没有本生的皇子了,这一项上要输给愉妃;且愉妃终究是潜邸老人儿,便在行走次序上,舒妃也不能不有所礼让。
再加上永琪这刚刚被封为和硕荣亲王,倒叫前朝后宫不能不侧目。愉妃自是得意难自掩,凡事不但不再谦让,反倒主动上前,借着自己的年岁和资历,俨然要排到舒妃前头去了。
这副局面,舒妃心下也自不愿意。私下里不由得与语琴说,“瞧瞧,我都想要叫她一声‘愉贵妃娘娘’去了!”
语琴轻笑一声,“你且容得她得意一时去吧。从乾隆六年诞下永琪至今,二十多年去了,她在这后宫里如影子一样,她也够憋屈了。好容易得了永琪的好消息,还不风光几天么?”
“所生皇子封为亲王,母以子贵,人家这会子自以为比咱们身份更贵重去,也是合情合理。”
舒妃轻啐一声,“且叫她得意去!我倒是看着,她究竟能得意几天去!”
颖妃幽幽一笑,“旁的倒也罢了,咱们自为皇贵妃分担就是,我关心的倒是正月初一那天的坤宁宫家祭……坤宁宫家祭原本应该是皇贵妃亲为主祭,可是皇贵妃的身子要紧,自是不能亲下庖厨、煮福肉。终究得从咱们当中择一人来代为行礼。”
语琴便笑了,“那自是舒妃呀!我是汉人,高娃你和豫妃,包括愉妃都是蒙古人,对这些满洲的礼数,自是比不上舒妃娴熟。”
颖妃咯咯一笑,“我就怕,那位蒙古人啊,连这个都必定要抢呢。”
.
皇太后今年圣寿过完,老太太倒是格外高兴。因为她过完了这个圣寿,那“七十三”这个坎儿年便也算过去了。她从过完了圣寿之日起,就可说自己是七十四岁了。
老太太高兴,寿康宫里的庆贺便也从十一月二十五到十二月都没止退过。一众嫔妃也排班道寿康宫陪伴皇太后,或者说话儿,或者在寿康宫内的小戏台看戏,其乐融融。
偏这些日子寿山和福海两个总管太监,却有些神色诡异。
这两位老总管的年岁都不小了,寻常倒不用二人亲力亲为,自有下头的小太监们办差。故此他们也出现在视野里,而且神色有异,自叫几个妃位的都留意到了。
这日舒妃与豫妃一同陪着皇太后,舒妃便不由得道,“妾身倒是有些日子没见寿山谙达了。今儿这是怎么了,寿山谙达神色之间怎么有些慌慌张张的?可是戏台何处不妥,又或者是进内承应的学生谁的嗓子倒了?”
皇太后因心下如释重负,倒是没留意,这便也问安寿,“是么?你去问问,可有事?”
安寿走出去叫住福海问话,稍后回转来,面色也是有些微变。
“到底怎么了?”皇太后是个急性子,这便追问。
安寿犹豫了会子,缓缓道,“……主子无须挂心,就是个内学生昨儿受了些风寒,今儿的嗓子开不了,这便怕是不能唱了。”
“是哪个呀?”皇太后问。
安寿答,“是那个叫金山的。”
“哎哟!”皇太后一拍手,“他唱的小旦,唱得最好!我今儿点的几折,都要他的呢!他怎么受了风寒啊,可是取暖的炭火不够?”
舒妃便起身走到安寿身边儿来,轻声道,“姑姑不方便直接回给皇太后的,这便告诉我吧。我想个辙,委婉地回给皇太后就是。”
安寿叹口气,“今年邪性了,总是有些莫名的诡异之事。这个金山也不是普通的受风寒,是被魇着了,一个劲儿用小嗓儿哭,像个婴儿似的。问什么也说不出来,尽管呱呱地婴啼。”
舒妃也吓了一跳,扭头看皇太后一眼,举袖拭了拭额角。
皇太后就知道必定是出事了,指着舒妃道,“兰襟你个丫头,你必须给我说明白喽!究竟是怎么了?”
舒妃不敢隐瞒,勉为其难地上前,低声报给皇太后了。
皇太后便猛然一个寒战,“这是怎么说的?!”
老太太刚以为自己的坎儿年可算过去了,可是终究圣寿是圣寿、年份是年份,这不是到了十二月,还没过完这一年呢么?
老太太心下便更觉不安,“快去找萨满婆婆去看看事儿!瞧瞧这婴孩儿啼哭,是应在什么事儿上了?”
舒妃亲自去办,她出自满洲世家,对这些规矩最是清楚。
陪着萨满婆婆下了半天的神,将话儿都听了,回来禀告给皇太后。
“大神儿的话,妾身听得也是一知半解的,只敢给皇太后转述罢了——萨满婆婆下神,请了那婴孩儿上她的身,妾身只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