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姑娘她戏多嘴甜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2章 回家种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抽调确实多少影响了增固的进程,”覃政道,“只是,增固的城池城墙,并不是底下村落房子。即便不抽调,大雪落下来,房子也毁了……”

  那官员不满覃政的回答,道:“大人的意思是,受灾的要自认倒霉?”

  “我可没有这么说,”覃政摇头,“雪情严重,百姓受难,这就是天灾。”

  官员道:“水患也是天灾,覃大人的下属、侍郎李三揭可是写过一篇名满天下的文章,讲的是处理水患,如何在平日疏通水道,引水入渠,减少雨季时的风险。怎么,下雨能防,下雪都不能防了?”

  覃政木着脸看了眼李三揭。

  他不蠢。

  他听出来了,这人哪里是议政办事,根本就是借着机会踩他们几脚。

  他覃政一个老头子,离告老也没几年了,那厢的目的,应该是李三揭。

  至于踩李三揭的目的……

  谁叫李三揭和温子甫哥俩好呢?

  一个是四公子的岳家叔父,一个胆敢在千步廊两声“贤侄”,啧!

  李三揭机敏人,自然也听得出来。

  那厢为了踩他,连“名满天下”的帽子都戴上来了,唬得李三揭脖子都险些折了下。

  李三揭道:“水有河道,河道疏通了,水患能缓解大半,可那雪,它往哪儿聚,谁说得准呢?”

  “难道居于北方的百姓,就得一直受困于雪情?”

  李三揭没有接这话。

  人与天地的相处,展开来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最简单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靠山得担心山石灭顶,靠水得防范水漫村落。

  有益处、也会又风险。

  永平府寒冷,冬季漫长,但土地肥沃,能保证百姓出产,这也是哪怕冬天困苦,当地百姓也世世代代在此生活的缘由。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对方显然不是来讲道理的,说再多,也不过是口舌之争。

  工部沉默,指责却没有消失。

  如此下去,大抵是要从抽调一直吵到私运,吵到北境三关建设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