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横空出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编乱造这么简单,比如每份报纸里都根据读者的不同进行一些修改。比如专门卖给读书人的报纸,主要刊登的是宁王侵吞乡绅土地,轻视读书人的消息。而读者为商贾居多的报纸则是历数宁王如何阻扰商业发展,甚至让人化为盗贼,劫掠商户的秘闻。而对大多数凡夫俗子的报纸,则欺压百姓的文章更多一些。
总而言之,报纸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是,宁王就是个逆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这个跳梁小丑在朝廷忍无可忍之下,朝廷为了江西的百姓不在此人的暴虐之下,为了清理门户,非要动手不可。
秘闻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比如那种对某乡绅的专访,说是从江逃到京师的乡绅,因为受不了宁王的银威,不得不举家而逃,里头自是血泪控诉不绝于耳。
这种所谓的舆论战实在有些超前,因此收到的效果反而最大,几乎所有人对这些消息没有丝毫的质疑,所有的茶馆里现在都在议论这件事,对宁王几乎都是否定的态度,但凡有人提及到宁王,,都免不了鄙夷之色,有了报纸推波助澜,各种流言也四起,流言比报纸更加离谱,也更令人发指,甚至一些宁王银乐的段子也纷纷流传出来,这种小段子固然是百姓们喜闻乐见,反而更乐于消化,隐隐之中,宁王的名声不但臭不可闻,而且已成了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以至于许多地方都有人私下讨论,宁王造反是肯定了的,朝廷如何平叛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大家纸上谈兵,自然免不了要带入其中,排兵布阵,分析朝廷与宁王力量的优劣,一个个都如自己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免不了要好好的与人讨教一番,这样的讨论出现在工坊,出现在士人聚集的茶坊,甚至连聚宝楼都不免波及,为人津津乐道,仿佛人人都成了平叛的一份子。
而京师的议论,随着报纸在各地的行销,很快就波及到了各省,天下的三教九流,如今竟都是同仇敌忾,矛头直指宁王。
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在许多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的一篇文章的存在,这是一篇看上去很规矩的文章,可是你若是仔细去读,才会发现其中的猫腻,这篇文章叫君子论,文章的标题似乎也看不出什么猫腻,若是继续往下读,才会发现里头的离经叛道之处。
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先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何谓君子?
顺着这个题目,作者先是说,按现在的说法,所谓君子,既所谓读书人,读书人读书明礼,知礼自然就成了君子。
很快,作者就告诉大家,这是不对的,不但不对,而且大错特错。
如所有的文章一样,既然要找论据,就开始引经据典了,秦桧也是读书人,而且书读得好,那么他是君子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编乱造这么简单,比如每份报纸里都根据读者的不同进行一些修改。比如专门卖给读书人的报纸,主要刊登的是宁王侵吞乡绅土地,轻视读书人的消息。而读者为商贾居多的报纸则是历数宁王如何阻扰商业发展,甚至让人化为盗贼,劫掠商户的秘闻。而对大多数凡夫俗子的报纸,则欺压百姓的文章更多一些。
总而言之,报纸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是,宁王就是个逆潮流而动的跳梁小丑,这个跳梁小丑在朝廷忍无可忍之下,朝廷为了江西的百姓不在此人的暴虐之下,为了清理门户,非要动手不可。
秘闻的方式,也有很多不同,比如那种对某乡绅的专访,说是从江逃到京师的乡绅,因为受不了宁王的银威,不得不举家而逃,里头自是血泪控诉不绝于耳。
这种所谓的舆论战实在有些超前,因此收到的效果反而最大,几乎所有人对这些消息没有丝毫的质疑,所有的茶馆里现在都在议论这件事,对宁王几乎都是否定的态度,但凡有人提及到宁王,,都免不了鄙夷之色,有了报纸推波助澜,各种流言也四起,流言比报纸更加离谱,也更令人发指,甚至一些宁王银乐的段子也纷纷流传出来,这种小段子固然是百姓们喜闻乐见,反而更乐于消化,隐隐之中,宁王的名声不但臭不可闻,而且已成了过街老鼠,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
以至于许多地方都有人私下讨论,宁王造反是肯定了的,朝廷如何平叛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问题,大家纸上谈兵,自然免不了要带入其中,排兵布阵,分析朝廷与宁王力量的优劣,一个个都如自己是运筹帷幄的大将,免不了要好好的与人讨教一番,这样的讨论出现在工坊,出现在士人聚集的茶坊,甚至连聚宝楼都不免波及,为人津津乐道,仿佛人人都成了平叛的一份子。
而京师的议论,随着报纸在各地的行销,很快就波及到了各省,天下的三教九流,如今竟都是同仇敌忾,矛头直指宁王。
不过,大多数人都没有注意到,在许多报纸的某个角落里的一篇文章的存在,这是一篇看上去很规矩的文章,可是你若是仔细去读,才会发现其中的猫腻,这篇文章叫君子论,文章的标题似乎也看不出什么猫腻,若是继续往下读,才会发现里头的离经叛道之处。
在文章的开篇,作者先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何谓君子?
顺着这个题目,作者先是说,按现在的说法,所谓君子,既所谓读书人,读书人读书明礼,知礼自然就成了君子。
很快,作者就告诉大家,这是不对的,不但不对,而且大错特错。
如所有的文章一样,既然要找论据,就开始引经据典了,秦桧也是读书人,而且书读得好,那么他是君子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