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生祠闹剧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得罪阉党,于是三班衙役纷纷出动,挥着手中的大棒,挨门逐户征钱征粮征人。这时本来朝廷苛捐杂税就已多如牛毛,府内已是民怨沸腾,物议汹汹。如今又增了“生祠税”,以致百姓卖儿卖女,破家灭门者十之三四。
李羡之自然亦接到了札子,粗算下来,平湖一县要征一万一千两银子之多。他忙将贺泰安和赵文徽唤来商议。因他明知钱县丞与苗主簿与郝知府交情匪浅,故而议事之初有意避开他二人。
待贺泰安与赵文徽一进门,李羡之劈面就说:“平湖近海,屡遭倭变,本非富庶之县,各样的税已将全县百姓的血抽干了。而今又遭贼掠,民已半残。他郝府台一时兴起,要修甚么生祠,叫我到哪里去寻这万多两银子?”
贺、赵二人听了,一时摸不着头脑,愣在那里。李羡之便将郝知府手札递过来,二人看了,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贺泰安道:“库里有几多银子,我最清楚,莫说一万一千两,就是一千一百两亦是凑不出的。”
赵文徽也道:“日前出海剿贼,说是大胜,可军门那里一文银子也没拨下来,县里也出了百多人打仗,死伤十几号人,抚恤银子和赏钱还欠着未给,照这样下去,一旦有事,怎么好再支使这些人?”
李羡之见两员下属也跟着牢骚起来,便转了话音道:“请二位过来,就是商量个对策,如何将此事搪塞过去的。”
二人一时愣住,无话可说。许久,还是李羡之想个主意,道:“劳贺先生回去,厘算账目,看库里能有多少结余,留一些应急开支,剩下的不论多少,好歹匀一些出来。”转脸又对赵文徽道:“赵典史在县里一向颇有威信,劳烦到城里、乡里走一走,拣着光景富足的商铺、绅士家游说游说,劝着他们捐一些出来。我自己也掏一掏荷包,好歹凑些送上去。剩下的,我便拼了这张脸面,到府台那里哭哭穷,求他减免些罢了。”
贺泰安与赵文徽见李羡之如此说,虽觉得为难,却也不好推辞,只好领命去了。贺泰安回到账房,将县衙的开支缩了又缩,减了又减。轿子旧了也不修了,只把旧的用;屋瓦坏了漏雨,暂不买新的,只把茅草堵上窟窿;院墙塌了也不修了,载几根篱笆了事。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忙了半夜,好歹余出来五百两银子。
赵文徽则更是辛苦,城里乡下来回跑了五六日,许了不少的好处,才终于募化来二千余两。李羡之又自掏腰包,凑足了三千两,亲自送到府台衙门。
郝知府见了银子,嫌少,脸立时拉了下来,道:“本府的札子下了这许多日子,怎的才收上这一点?叫我如何开工?”
李羡之回道:“县里委实拿不出银子了,这一点还是下官拼了脸面,东拼西凑出来的。”
郝知府道:“平湖也是有几千上万户百姓的大县,怎的就收不齐万把两银子?”
李羡之道:“大人明鉴,平湖百姓素来穷困,近日又遭兵火,就是朝廷的各样税赋,也常常交不齐。街市商贸也多改用铜钱,有些地方干脆以物易物,许久不见银两流通了。民生多艰,还请大人体谅。”
这郝府台别的倒还好说,只要与银子相干,他是半点也不让的。又想起李羡之自上任以来,除了初到时送过些银子,之后便再无表示,早已火冒三丈,怒冲冲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得罪阉党,于是三班衙役纷纷出动,挥着手中的大棒,挨门逐户征钱征粮征人。这时本来朝廷苛捐杂税就已多如牛毛,府内已是民怨沸腾,物议汹汹。如今又增了“生祠税”,以致百姓卖儿卖女,破家灭门者十之三四。
李羡之自然亦接到了札子,粗算下来,平湖一县要征一万一千两银子之多。他忙将贺泰安和赵文徽唤来商议。因他明知钱县丞与苗主簿与郝知府交情匪浅,故而议事之初有意避开他二人。
待贺泰安与赵文徽一进门,李羡之劈面就说:“平湖近海,屡遭倭变,本非富庶之县,各样的税已将全县百姓的血抽干了。而今又遭贼掠,民已半残。他郝府台一时兴起,要修甚么生祠,叫我到哪里去寻这万多两银子?”
贺、赵二人听了,一时摸不着头脑,愣在那里。李羡之便将郝知府手札递过来,二人看了,皆倒吸了一口凉气。
贺泰安道:“库里有几多银子,我最清楚,莫说一万一千两,就是一千一百两亦是凑不出的。”
赵文徽也道:“日前出海剿贼,说是大胜,可军门那里一文银子也没拨下来,县里也出了百多人打仗,死伤十几号人,抚恤银子和赏钱还欠着未给,照这样下去,一旦有事,怎么好再支使这些人?”
李羡之见两员下属也跟着牢骚起来,便转了话音道:“请二位过来,就是商量个对策,如何将此事搪塞过去的。”
二人一时愣住,无话可说。许久,还是李羡之想个主意,道:“劳贺先生回去,厘算账目,看库里能有多少结余,留一些应急开支,剩下的不论多少,好歹匀一些出来。”转脸又对赵文徽道:“赵典史在县里一向颇有威信,劳烦到城里、乡里走一走,拣着光景富足的商铺、绅士家游说游说,劝着他们捐一些出来。我自己也掏一掏荷包,好歹凑些送上去。剩下的,我便拼了这张脸面,到府台那里哭哭穷,求他减免些罢了。”
贺泰安与赵文徽见李羡之如此说,虽觉得为难,却也不好推辞,只好领命去了。贺泰安回到账房,将县衙的开支缩了又缩,减了又减。轿子旧了也不修了,只把旧的用;屋瓦坏了漏雨,暂不买新的,只把茅草堵上窟窿;院墙塌了也不修了,载几根篱笆了事。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忙了半夜,好歹余出来五百两银子。
赵文徽则更是辛苦,城里乡下来回跑了五六日,许了不少的好处,才终于募化来二千余两。李羡之又自掏腰包,凑足了三千两,亲自送到府台衙门。
郝知府见了银子,嫌少,脸立时拉了下来,道:“本府的札子下了这许多日子,怎的才收上这一点?叫我如何开工?”
李羡之回道:“县里委实拿不出银子了,这一点还是下官拼了脸面,东拼西凑出来的。”
郝知府道:“平湖也是有几千上万户百姓的大县,怎的就收不齐万把两银子?”
李羡之道:“大人明鉴,平湖百姓素来穷困,近日又遭兵火,就是朝廷的各样税赋,也常常交不齐。街市商贸也多改用铜钱,有些地方干脆以物易物,许久不见银两流通了。民生多艰,还请大人体谅。”
这郝府台别的倒还好说,只要与银子相干,他是半点也不让的。又想起李羡之自上任以来,除了初到时送过些银子,之后便再无表示,早已火冒三丈,怒冲冲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